中国古代性情文人的入仕情结——以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例.docVIP

中国古代性情文人的入仕情结——以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性情文人的入仕情结——以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例

中国古代性情文人的入仕情结——以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例 第28卷第5期 2007年10月 衡阳师范学院 JournalofHengyangNormalUniversity No.5Vo1.28 0ct.2OO7 中国古代性情文人的入仕情结 —— 以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例 蒋琛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性情诗人.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 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 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一个真正的性情文人而言,生命的要 旨应是保持其醇真质朴的性情本色,深刻地思考政治,穿越政治,有意或无意地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关键词:文人;性情;文学创作;政治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一O313(2007)O5—0O67一O4 作者简介:蒋琛(1973一),男,湖南祁东人,助理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古代诗人中,陶渊明,李 白,苏轼无疑是三位得诗歌风流的杰出代表.陶 渊明一洗两晋以降百余年间的玄言诗陋习,以山 水田园人诗,以酒人诗,以菊人诗,并成功地将 “自然”提升为一种至美的境界,从而成为那个时 代乃至整个魏晋南北朝最伟大的诗人.他的思考, 他的作品,一起构成了后世士大夫精神的家园, 并逐渐走向世界,为无数中国文学爱好者所瞩 目;李白以其非凡的自信,狂傲独立的人格,豪 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幻化成无数 叩人心扉的千古绝唱,演绎出代表整个中国古代 文化精粹的盛唐文化的魅力,成为一个时代,乃 至千年以来中国人的骄傲.至于苏轼,天降其才, 诗为一代之雄,词开豪放旷达之风,文驰唐宋两 代,其它如书画金石,佛经道教,酿酒建筑,无 不精通.苏轼应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人..然 而,这几位天才横溢的诗人,在各自所处时代的 政坛,却罕有建树,几无立足之地,不由得令人 收稿日期:20O7一O7一O2 扼腕叹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清?纳兰性德),这样三位堪称泰山,北斗的伟 大诗人,在那个诗文取仕的时代何以难有作为, 甚至一无所获?时矣?命矣?是不与为,还是不 能为?是意兴索然,还是曲高和寡?观其政治作 为,品其诗歌创作,本文试从性情与文学,政治 相互关系的角度寻找答案. 一 ,关于性情文人的定义 何为性情文人?这里有必要对”性情”二字 加以阐述.这里的”性情”是由”性”和隋” 共同构成,也可以分解为”本性”和隋感”. “本性”多是指天性醇真,纯任自然,恨爱分明; “情感”即为感情丰沛,发乎时,感于物,无修不 饰,一任流露.综合起来,性情文人就是指那些 胸怀抱负,内心情感丰沛且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角 而又正直,天性醇真,耻于曲意奉迎,争名逐利 的天才文人. 67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陶渊明,李白,杜甫, 苏轼当属性情文人的代表.以杜甫为例:杜甫是 一 个政治情结极浓的诗人,他和李白相交甚笃, 在政治理想和自诩上一点不比李白逊色.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 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 十二韵》) 与李白的从政途径不同,杜甫循规蹈矩,选 择了科举之路.但他在这条路上跋涉了多年,却 未能叩开仕进之门,最后只得走左道旁门——靠 献赋给皇帝,靠干谒,总算获得了右卫率府胃曹 参军的职务.安史乱起,他投奔新帝肃宗,官左 拾遗,位虽不高,但近水楼台先得月,随时有机 会可为皇帝”拾遗补阙”.对一个有志于治国平天 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施展才干的机会. 然而,杜甫究竟是书生意气,性情用事——房绾 罢相,百官缄口,他却直言疏救,触怒肃宗,险 些送命,旋即丢官.官场失意,并未使杜甫放弃 理想.家事,国事,天下事,永远是他心头解不 开的结.”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 图》)道出的正是广大不得志的士人关心现实的执 着精神.而”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 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镬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凯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 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则又在自 诩中有一种知其不可为仍为之的悲剧精神. 反之,与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章悖则很难 进入”性情”的范畴.王安石过于理性,严谨, 在文学家与政治家之比较上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章悖则工于心计,城府太深,与性情距离遥远. 与李白同时代的高适也不算性情文人.高适与李 白本来相交甚笃,但在李白因永王事件身陷囹圄 并求助于他时,在政治与友情的权衡中,高适毫 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倒是杜甫,闻知李白大事 不妙,一念再念,一痛再痛,于方寸之中尽显性 情本色. “性情”文人的个性又因人而异.还是以陶渊 明,李白,苏轼为例稍事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