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不跪官 遇官下跪始于明清.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人不跪官 遇官下跪始于明清

宋人不跪官 遇官下跪始于明清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认为必须下跪,因为我们看到的戏剧、影剧、小说似乎都这么描述。你看包青天的电视剧,哪个上公堂没下跪。都跪。是吧?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研究这个问题的一点心得。 《铡美案》剧照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宋代平民如果上衙门打官司,是不是必须跪着听审。我在阅读宋人笔记时,隐约觉得宋代的诉讼是不需要“下跪叩首”的。我举一个例子: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欧阳文忠推挽后学》载,有一书生起诉学生拖欠束脩,勾当镇公事的王向判书生败诉,“书生不直向判,径持牒以见欧公(滁州知州欧阳修)”。既然是“径持牒”,应该不会是“跪禀”。我这个感觉是不是有点道理? 当然,这只是感觉,并没有确证。所以我干脆去检索文献。看看宋代文献中有没有诉讼人跪着受审的记录。 我检索的文献主要有两类,一是《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龟鉴》、《洗冤录》等宋代司法文献;一是《作邑自箴》、《州县提纲》、《昼帘绪论》等宋代官箴书。至于加入了后人创作与想象成分的宋元话本小说与元杂剧,一概不纳入考证范围。 检索《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龟鉴》、《洗冤录》,均找不到任何“跪着受审”的记录。只有个别犯人有下跪的情况,但不是受审时,而是认罪时。如《洗冤录》说的一个案子:某甲涉嫌杀人,“就擒讯问,犹不伏”,待检官出示确凿证据后,“左右环视者失声叹服,而杀人者叩首服罪”。这似乎也只说明犯人在伏罪后才需要“叩首”认罪。 《作邑自箴》、《州县提纲》、《昼帘绪论》等宋人撰写的州县从政指南,其中不乏州县官如何受状、审讼、鞫狱、拟判的详细指导意见,但寻遍这几本宋人的官箴书,就是不见要求讼诉人下跪受审的规定。 倒是在《州县提纲》中可以找到两条信息: 1、“凡听讼之际,察其愚朴,平昔未尝至官府者,须引近案,和颜而问,仍禁走吏无得诃遏。” 2、“引问时,须令主吏远立,仍和言唤囚近案,反复穷诘,必得真情,始可信矣。” 从“引近案”、“唤囚近案”的动作描述,大致可判断诉讼人不大可能是跪着的。诸位觉得是不是? 上面所说的是诉讼人递状纸时的情况。那么庭审时的情况呢?以我掌握的史料来看,宋朝时候,法官开庭审理的时候,诉讼人也是不用跪下的。来看证据: 1、据《州县提纲》,法吏“须先引二竞人(诉讼两造),立于庭下。吏置案于几,敛手以退,远立于旁。吾(法官)惟阅案有疑,则询二竞人,俟已,判始付吏读示。” 2、朱熹的再传弟子黄震任地方官时,也发布过一道“词讼约束”,其中规定:法庭对已受理的词讼,“当日五更听状,并先立厅前西边点名,听状了则过东边之下”。可见宋代法庭审理民事诉讼案,并未要求诉讼人跪于庭下。 3、另一部官箴书《作邑自箴》也说,“(法官)逐案承勘,罪人并取状之类,并立于行廊阶下,不得入司房中。暑热雨雪听于廊上立。” 可见宋代法庭审理民事诉讼案,并未要求诉讼人跪于庭下。在刑事审讯时,受审的“罪人”看来也是立于庭下而不必跪着。这就是我的结论与论证过程。 我还有其他的证据来证明宋代平民在诉讼时候,并不需要下跪。这个证据来自宋代的图像资料。 因为最具直观效果的证据还是宋代的图像材料。我们能不能找出一张宋人描绘诉讼场景的图像作品呢?我确实找到了——宋代多位画师都画过《孝经图卷》,而《孝经》中的“五刑章”恰好涉及司法诉讼的内容,因此宋人笔下的《孝经图卷》也画出了法官审讯的场面。 辽宁省博物馆也收藏了一幅《孝经图卷》,旧题唐代阎立本所绘,但图中文字出现避宋太祖赵匡胤及宋孝宗赵昚字讳,部分人物衣冠也是宋代样式(如下图的法官衣冠),可认定为南宋作品。本图卷的“五刑章图”,同样是法官审讼的画面,画上的诉讼人也是站着的。大家看图片,是不是这样: 结合《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龟鉴》、《洗冤录》、《作邑自箴》、《州县提纲》、《昼帘绪论》等文献记载,我倾向于认为,宋朝平民如果对簿公庭,涉讼两造到官受审,并无“下跪叩首”之强制。不排除有些受审或伸冤的人在法官面前跪下,但当时的司法制度应该没有要求平民跪讼的规定,至少我找不到这样的规定。 那么,老百姓上衙门打官司必须下跪的规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不知道。但可以确认,明代的平民见官,是必须下跪的。清代更不用说了,进衙门告状,必须跪着。不管是从文献还是从历史图像来看,我们都可以确信,明清的平民如果上衙门打官司,是必须下跪叩头的——只有那些取得功名的缙绅,才获得免跪于公堂的特权。先来看图像: 1801年,即嘉庆六年,英国人乔治·亨利·梅森少校(George·Henry·Mason)在伦敦编印了一本《中国刑罚》画册(ThePunishmentsofChina),全书54页,含22张彩色插图,每张插图都以英文和法文注解。其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正是清朝人见官受审的情景:一名犯罪嫌疑人跪伏在公堂上,坐堂的官员似乎正在喝令他从实招供,嫌犯的左右边则是两名准备对他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