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铜灯具的艺术成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青铜灯具的艺术成就

汉代青铜灯具的艺术成就 汉代青铜灯具的设计十分注重环境保护,解决了灯烟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当时灯具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虽然燃烧时产生了火焰光源,实现了照明功能,但有一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炭粒和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造成室内烟雾迷漫,污染了室内的空气和环境。因此,汉代的座灯大多设计有导烟管,并于灯体内贮入清水。大部分象形灯具巧妙利用形体本身的有机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鹅的颈部等,设计匠心独运、令人叫绝。 当灯燃烧时,烟尘通过导烟管溶入体腔内的清水,从而实现了环保功能。这是汉代青铜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而西方油灯直到15世纪才由意大利的达·芬奇发明出铁皮导烟灯罩,可见汉代青铜灯具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世界灯具史上的地位。 合理的尺度与构造其造型尺度都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从青铜灯具的造型结构上看,为了适应多种环境照明的需要,设计出的灯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如座灯安装的灯罩具有挡风和调光的功能,有的灯罩屏板上还有镂空的菱形孔,可以散热透光。除此之外,使用者对灯具使用条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基本条件不外乎简便和合理。具体来说,既要有良好的照明功能,又要求易拆装、易清洗、易携带,这就对灯具的结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汉代青铜灯具丰富多样的艺术设计,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三维空间的艺术造型和华丽优美的青铜装饰上。 汉代青铜灯具的造型题材大多模拟人物、动植物的形象,我们称之为象形造型。这类作品的造型生动,形象优美,造型手法、简练,体现了大气、朴拙的风格,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在人物造型上,既注重形体的外在形态,又注重形体的内在神韵。动物造型,更是丰富多彩,表现题材多取凤鸟朱雀、雁鱼鹤龟、麒麟猴鹿等,造型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亲切感。在装饰手法上还运用了漆彩绘、错金银、鎏金、透雕等多种工艺,刻意表现出灯具的华丽高贵,反映了宫廷贵族对青铜灯具这一贵族专用品在装饰审美上的基本取向。汉代青铜灯具设计体现了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以及精神性的高度统一,它既是古代设计工匠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现代设计理念的灵感源泉。伫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雁颈、腹腔中空并相通,灯盘为圆形直壁,鱼腹下为圆形覆口与灯盘相对应。灯盘所附短柄可自由转动以控制两片弧形屏板灯罩的左右开合,这样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鱼鳞和雁翅部位铸有精细的纹理,铜灯上遍施华美的彩绘,红、绿、蓝、白的装点让静止的灯具鲜活灵动起来。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体内防止油烟污染空气。 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雁鱼铜灯   汉朝人对灯有着空前的认识和创新精神,他们将早自商代就已经起源的灯具装饰发挥到了极致,造成这种结果的,除了汉朝人对灯具本身的喜爱,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即对燃烧灯油所产生的灯烟进行巧妙的处理,能使居室环境更加清洁、卫生,更符合汉代贵族、士大夫精致、高雅的生活情调。著名的例子有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汉墓的中山靖王妻窦绾墓的国宝长信宫灯,它的整体形象是跪坐着的一个宫女,左手托住灯底部,右手则与灯罩连为一体。宫女的右臂和身躯相通,烟气可以通过右臂进入体内,并留下烟灰,以减少室内油烟的污染。  现珍藏在南京博物院的错银铜牛灯,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该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二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错银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它的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相当方便。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雄浑壮硕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的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扬州古称广陵,西汉设广陵国,东汉改为广陵郡,与错银铜牛灯同出土的还有“广陵王玺”龟钮金印、虎钮玛瑙印、以及镌刻“山阳邸”、“建武二十八年造”等铭文的雁足灯等,这足以证明错银铜牛灯应属于王室器物。        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   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