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为了71幅照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了71幅照片   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冰点】1999年1月11日 星期一   为了71幅照片本报记者 汪文   去年岁末,中国慈善总会的杨团女士正在为推出一本反映抗洪的画册而四处奔忙。有人打电话给《冰点》,“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   编一本摄影画册有什么特别的?我想不出来。可当杨团把我带到71张照片面前,听她一张张地讲述时,我被这些照片,被编选过程的艰辛震动了……   一封军医妻子的来信   1998年8月,史无前例的大洪水引发史无前例的大救援。一夜之间,大募捐把中华慈善总会推到了前台。总会人来人往,捐款捐物的人川流不息。   8月11日,总会的项目主任刘红卫拿着一份传真找到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杨团女士:“你什么也别干,先看这个。”   这是一位军医的妻子写来的信。她以特有的经历注意到:抗洪将士以血肉之躯堵决口,整日浸泡在污水里,可能会落下多种疾病。她建议总会为抗洪伤残勇士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当时杨团忙着赈灾,只看了一眼,却已经感到这封信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   “这次抗洪付出最大的就是解放军战士,他们的将来怎么办?不能在洪水退去后就忘记他们。这次洪灾表现出来的就是对人的尊重,尊重生命的价值是这次抗洪的主题。”   当天下午,杨团就接通了倡议人的电话,并立即向会长们报告,得到一致支持。   8月底,洪水退了,筹备委员会成立了,杨团任办公室主任。   此前中国社科院已为杨团发出了商调函。她跟总会商量:先把架子搭起来,推迟两个月再走。   她找来了北京匹夫策划公司和北京大地广告公司拿出了运作方案,一个完整的策划两天之内就拿出来了,其中第一个专项就是编辑一本抗洪摄影画册,为基金筹款。   第一个1000张   此时杨团手里一张照片都没有。   开始的想法是由记者挑片、选片,由专家做艺术把关,杨团负责行政协调。   “可我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完全地陷进去,以至于它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杨团事后感慨。   9月中旬,300多张照片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处找来,会议室5个台子全铺满了。当时的主要目标是赶进度,“速度就是质量!”一定要在10月初全国抗洪表彰会之前赶出来。   然而300多张照片被挑中的只有十多张。   十多张片子没法出画册,而选片需要时间。做画册只是为“勇士基金”筹款的一个步骤。当时大家都认为,过了抗洪阶段再出画册,筹款会很难。面对着这十多张片子,是否还继续做?杨团犹豫。   这时,选中的一张照片触动了杨团:灾区一个孩子正伸出双手呼救。杨团说:“要都是这样的片子,这本画册不就很有力量吗!”   为此,杨团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协调会,她问图文总编审王永强:“你说行,我们就接着赶进度,你说不行,就重来。”   王永强是总会宣传与策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他32岁出任人民画报社的副总编,有16年画报业经验。   王永强说:“不行!还得选片。”   杨团已渐渐意识到,做这本画册已不单纯是为了勇士基金筹款,而是为了给人民留一份纪念,给历史留一份遗产。协会决定,不抢时间,继续做画册,由总会亲自组织选片。第一步,马上登启事!第二步,请几个懂行的志愿者帮忙选片。王永强为整个画册确定了基调:从生活出发,挖掘有震撼力的、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艰苦的选片工作开始了。   能想得到的30多家大报及专业报刊摄影部都联系了。杨团从没跟摄影圈打过交道,找谁问呀!没办法,就打114,一家家问:谁去前线拍片子了?   只要一听是慈善总会,一听要表现抗洪中的人情和人性,立即受到摄影记者的热情关注。记者们纷纷回忆自己的照片,并提供别人拍片的线索。杨团一张张记下。很多摄影记者都把照片冲洗放大,亲自送到总会来。   一天,杨团正翻报纸,忽然在中华工商时报上看到一张“抗洪铁军”,立刻找到摄影记者苏可。苏可二话没说,拿来了所有的照片。他说:“我是复员军人,总会做这件事太好了,你们有什么需要就找我。”在他带来的照片中,有一张“监利老人”中选。   主动来交片子的人络绎不绝。法制日报记者郭海鹏是摄影爱好者,拍了大量各界群众赈灾的照片。听说要出画册,他送来了所有的照片。虽然最后一张没用,可郭海鹏说:“我从总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平时哪有机会受这种教育?”   总会会长阎明复也拿来4张在洪湖赈灾时要来的照片:“能不能用,由你们定。”   如何全面直观地表现全流域的灾害?王永强提出:尽快寻找航空遥感照片。杨团找到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刘定生教授。   刘教授一口应承:“这是好事!我们一定全力相助。”但他们接收的是法国卫星的遥感资料,由于含有专利,按规定不能公开发表。刘教授表示一定想办法。没过几天,刘教授来电话:“法国方面一听是慈善事业,决定无偿提供。”   不久,刘教授亲自送来了长江、松花江全流域分布图的上百张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