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农村建设001.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农村建设001

新农村建设001 大足县新农村建设成效突显 [2010-07-13] 随着统筹城乡试验、示范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大足县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示范带动效果比较明显,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2006年至今,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中央“二十字”方针和市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的要求,根据“三建四改五提高”的建设内容,努力探索实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0.5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农业增加值20.8亿元,同比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5604元,同比增长11.3%;粮食总产量达41.85万吨,单产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2008年及2009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分别获得重庆市目标考核全市第一和全市县第一的殊荣。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快速增长。五大主导产业稳步推进,全县已建成优质稻基地30万亩、枇杷10万亩、笋竹5万亩、冬菜调味品3万亩以及20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成荷莲、葡萄、黄金梨、茶叶、巨桉等特色基地15万余亩。全县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92家,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邮桥米业集团成功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371家,农民参合率达42%。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促进土地向大户、龙头企业集中,形成规模经营24.26万亩,集中度达38.68%。大足棠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确定为重庆市首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11个,正在认证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大足黑山羊成功列入国家畜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优化。全县有各类水利工程4335处,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7座,小(二)型水库92座,引水工程39处,电力提灌站445处,全县水利化程度达到75%。农机总动力47.07万千瓦,农机化水平27.34%。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9.5万亩。在邮亭、高升等镇建成巨桉、笋竹万亩示范片3个,高标准完成宝邮路通道森林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33.8%。建成巴渝新居798户,改造危旧房1445户。乡村公路总里程达2040公里,已硬化723.74公里,全县行政村通达率100%,通畅率80.6%。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推行了无线数字“村村通”、“三网合一”等信息工程,移动农网信息实现全覆盖。 (三)农村社会事业实现较快发展,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扶持,特困农户救助、失学儿童救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县有村小143所,拥有村小教师583人,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组织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87.4万人,参保率95.21%。正在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衔接工作,新确定贫困人口1.78万人。大足“石刻技工”劳务品牌已具有较高知名度,通过“绿色证书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达27.33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7.6亿元,其中劳务净收入达13亿元。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启动了“双千强村”工程,在每个镇街确定了一个后进村,选派了24名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熟悉党务工作的驻村党建指导员,用一年时间开展后进村集中整顿工作。建立了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规范了村支两委的工作运作程序,完善了“一事一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制度。设立了公开栏,实现了党务、村务、政务、财务“四公开”。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院落、文明村社等创建活动,农民爱卫生、讲文明的风气逐渐形成。 (五)工作推进重点突出,示范带动成效明显。宝邮路一线纳入全市“一线三园三城十点”示范区建设整体打造,有棠香和平村、三合村、龙水高坡村、横店村、宝顶慈航村、雍溪石堡村、珠溪宝珠村等7个全市新农村建设“千百工程”示范村。2009年,“千百工程”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平均1576元,整镇推进的古龙镇、棠香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全县平均的143%、118%。棠香和平村集中居民点配套齐全,村容整洁,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高度评价,2008年被表彰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龙水高坡村积极发展五金配套产业,如今是村强民富,2009年被表彰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宝顶慈航村依托石刻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规模逐渐扩大的荷花山庄已是全国闻名;珠溪宝珠村正在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要求建设70户的集中居民点,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