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奶真 相--从央视标王走入破产穷途.docVIP

太子奶真 相--从央视标王走入破产穷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子奶真 相--从央视标王走入破产穷途

子奶真相:从央视标王走入破产穷途 2010-07-29 09:47:4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跟贴 92 条 手机看新闻 失败的太子奶,败在哪里?李途纯在事业蒸蒸日上时,理想化的做大做强和不切实际的运作,无疑使企业陷入绝境。 27日,株洲市委宣传部对外界通报,创立并曾长期掌控中国乳酸菌奶饮料龙头企业“太子奶”集团公司的李途纯,已经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此外,法院也依法裁定“太子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株洲市委宣传部通报说,警方初步查明,截至2009年12月,湖南太子奶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面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或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3亿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没有兑付。 是什么让风靡全国、一度成为央视标王的太子奶,发酵成为令人提起就摇头叹气的需破产重组的企业,是什么让一个都认为非常成功的明星民营企业家,突然之间成为逮捕归案的犯罪嫌疑人? 泡沫式暴发的民营企业 债台高筑,资金链断裂,市场动荡,职工和债权人堵门、堵路、堵桥的群体性事件不断,风光一时的民营企业太子奶集团公司自2008年中期濒临崩溃。 在太子奶危机深重的2009年,记者在太子奶集团公司株洲生产基地看到,太子奶总部办公楼如同明清皇宫,几座巨大的厂房大量采用钢化玻璃、花岗岩、镜面大理石、不锈钢建造,外墙为西式建筑风格装饰,恍如一个主题公园。 在厂区锅炉房东北侧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从全国各地被退回来的过期太子奶堆积如山,一批工人正忙碌着处理退货。成立于1996年3月的太子奶公司,在1998年之前销售基本局限于株洲市及其周边,年销售500万元左右。 1998年,太子奶董事长李途纯用分期付款方式以8888万元价格拿下了央视食品饮料类的年度“标王”后,如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催化了李途纯经营方式发生“核聚变”。 李途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他有一套称为“无成本生产,零风险经营”模式,即以太子奶为载体,向社会融资维持运转和增长(这种经营模式,迄今仍为国内一些企业所用)。据株洲市审计和调查表明,太子奶不仅“赊账”买原料和设备、外出招待用餐、建设豪华厂房,连职工食堂的食材包括猪肉蔬菜,都赊账。 太子奶出事时,在长沙一家酒店仅“月饼款”就欠了20万元。 “只有应付款,没有应收款”的畸形“太子奶”,带有传销或者变相非法集资意味的“营销网络”,在高峰期竟吸引了全国约7000名经销商。这些人打入太子奶账上的货款,最高的一人有1200万元。而与太子奶有间接利益关系的人,难以准确统计,据估计有数万人。太子奶的“政策”是,打款越多、拿货越多,现金折扣就越高。 货卖不出去,可以退回厂家换新货。 这种经营模式,一个时期内还真制造出了一个超常发展的幻象:从1998年至2008年,太子奶销售收入几乎年年翻番,到2008年发展到了20亿元。包括雀巢公司等在内的海内外很多知名企业,从2007年开始倾心太子奶,贷款、注资、参股、发债等不在话下,上市、收购等资本运作承诺也频频提出,其中国际一知名饮品企业曾提出要以15亿元收购。 “击鼓传花”式金钱游戏恶果显现 李途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坦承,“资本魔方”能实现财富呈几何级增长,使他彻底迷失了方向。 2007年初,太子奶集团更名为“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占离岸合资公司30%股权。 同时双方还签了一份“对赌”协议: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太子奶集团创办人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押下重注之后,“太子奶”必须高速增长并争取通过扩大规模和粉饰报表上市,实现这一目标惟一的可行途径就是变本加厉地从经销商手中圈钱,在各地“做销量”。 太子奶的一位职业经理人指出,这种经营模式,最大的弊端是产品没有形成真实的市场销售,而更似“击鼓传花”式的金钱游戏。经销商不再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而是四处寻找能打入货款的机会,从中吃回扣。随着各种现金奖励、折扣的比例越来越高,太子奶形成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高,资金链绷得越紧的怪象。 2008年,太子奶36亿元的销售计划远没达到,导致公司与外资的对赌协议必输无疑,上市之路也变得遥遥无期,企业负债超过25亿元,原来主动向企业靠近的金融机构开始停贷和催款,职工工资和集资收益、经销商货款奖励与折扣等开始无法兑现。 企业经营颓势和资金断链情况明朗化后,“太子奶”长期存在的管理层挥霍无度、任人唯亲、盲目投资、少数人贪污腐化堕落等问题逐渐浮现,危机快速升级。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春节前,太子奶职工数千人次为了追讨集资款、工资等,游行示威、堵路堵桥、围攻株洲市政府,全国各地经销商加入其中。四川、北京的生产基地也出现了大量不稳定苗头。一些职工和经销商开始通过开会、手机和网络串联,密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