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
施纯锋1 洪天降2(1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内科 362241)(2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烧灰村第五卫生所 362241)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皮肤病。以簇集性小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神经痛为临床特征。带状疱疹多发于青壮年和老年人。发病前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但也有无前驱症状即发疱疹者。初起患处发生不规则红斑,继而出现红色丘疹群,迅速变成集簇性水疱,累累如珠,周围红晕。疱疹一般绿豆大小,表面光亮,疱液透明,壁厚而紧张。发病后2~5天内可有新疱疹陆续出现。疱群之间常有正常皮肤,沿一侧皮神经呈带状排列。约经7~8天疱疹变浑浊,部分可溃破、渗液或糜烂,最后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遗有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愈后不留瘢痕。全病程儿童及青年人2~3周,老年人约3~4周,愈后一般不复发。
多发于春秋季节,常突然发病,多见于成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愈后极少复发。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在诱因,如感冒、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药物以及过劳等作用下,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发而活化,导致神经结节的炎症、坏死,病毒沿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故产生神经痛和皮肤节段性水疱。
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蛇串疮” 、“蛇丹”、“缠腰火丹”,也属于“火带疮”、“蜘蛛疮”等病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其病位在肌肤,与肝、脾有关;其病性以火、湿、热实证为主,部分夹有气虚、阴虚之证。
诊断要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 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 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辨证用方
带状疱疹的辨证,重在辨别热毒、湿热与血瘀证,以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多为热毒证;以皮损颜色较淡或晦暗,疱壁松弛,易破,糜烂渗液,疼痛较轻,多为湿热证;以皮损暗红,或血疱,或皮损消退后疼痛不消,多为血瘀证。其治疗根据热毒、湿热、血瘀证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由于本病多伴有气机阻滞,故应在辨证用药时适当加以活血通络的药物。由于发病与年老体弱有关,故在祛邪的同时应适当加以扶正。
辨证论治
1.肝经郁热证
症状:疱疹红赤,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火,泻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当归、车前子、生地黄、甘草。大便干者,加生大黄;起血疱者,加牡丹皮、赤芍;发于眼部者加石决明;发于面部者加桑叶、菊花;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2.脾虚湿蕴证
症状:疱疹色淡或起大疱,疱壁松弛易于破溃,渗水糜烂,纳呆腹胀,大便溏薄;舌胖苔腻,脉濡。
治法:健脾渗湿,佐以清热。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肉桂、甘草、灯心。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3.气血瘀滞证
症状:多见于老年病人,疱疹消退后,疼痛不止,夜寐不安,舌紫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平肝潜镇。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栀子、酸枣仁。
笔者运用祖传的排毒去湿汤加减,主要用药:黄柏,金银花,薏苡仁,生地,泽泻,山药,赤芍,白术,玄参,茯苓,白花蛇舌草,黄芪,猪苓,防风。荆芥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明显,一般5到7天
在西医治疗方面,一般采取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止痛,预防感染。笔者在治疗过程中在患者疼痛比较难忍的情况下使用局部封闭治疗:2%利多卡因5ML加曲安奈的注射液1ML40毫克,维生素B12-0.5毫升生理盐水10毫升混合皮下浸润注射。使用后用龙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docx VIP
- 育婴员职业守则课件.pptx VIP
-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VIP
- 2025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第1部分 专题12: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把握(讲义)(教师版).docx VIP
- 硅铁冶炼培训课件.pptx VIP
-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规划.pdf VIP
- 政务云平台 第4部分:系统部署和迁移要求_地方标准编制说明.pdf
- DB37T-政务云平台监管指标体系及编制说明.pdf VIP
-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检试测卷.doc VIP
- DB37T 4394.4—2024政务云平台 第4部分:系统部署和迁移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