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安时期诗歌忧患主题解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建安时期诗歌忧患主题解读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157011
摘 要 文章阐述忧患意识的内涵及其特点,分析建安时期忧患诗歌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解读曹操等建安诗人的诗作,揭示建安时期忧患诗歌忧时、忧国和忧民的主题。
关键词 忧患意识 建安诗歌 忧患主题
中国的文学,尤其是诗歌,无不浸润着童年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忧患意识。从民间诗歌到文人诗歌,从“悲士不遇”的个体忧愁到忧国忧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忧患情结始终如一条红线或明或暗贯穿在诗歌的主题中。文人受儒家思想直接影响,对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怀着强烈的关注之情,屡屡梦想实现胸中理想抱负,而在现实中又经常无法如愿,“忧”从中来,写下了许多感人诗篇。建安时代,政坛上群雄逐鹿,文坛上作家辈出,以曹操父子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其诗作多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抒写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形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
一、忧患意识的内涵及其特点
1.忧患意识的内涵
对于“忧患意识”,徐复观的解释最为精当:“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忧患意识,乃是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徐复观将“忧患意识”的形成标举为“人的自觉”的表现,原因就在于忧患意识是人主动突破困难时的心理状态,体现了一种责任感,由此衍生出伦理、道德等各种属于人的本质的社会化意识,而不是杞人忧天。建安时代文人思想观念中就有了这样的“人的自觉”的意识,从而使其诗歌创作充满了忧患意识。
2.忧患意识的特点
(1)带有明显的实践理性特点
忧患意识来自于理想的产生及其实现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忧于实践,并试图改变现实生活状态。忧患意识大多是由现实生活中感性情绪而引发,继而冉冉生出一种理性力量,理性力量由感性情绪催化升华。如曹操《龟虽寿》,慨叹人生有限,也毫不隐讳地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的胸怀,辩证思考人命与天命的关系,并希望精神志气长留天地之间得以永年,既感性又理性,是包含着理性的感情的强烈发泄。
(2)带有明显的反思、质疑色彩
基于个体的情感、生命体验,中国古典诗歌体现出的忧患意识表现了明显的反思、质疑客观世界、人类社会的色彩,并积极表达对客观世界、人类社会的分析、批判与重构。从曹操诗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理想来看,是要实现制度完美、道德水准极高的太平盛世,如他在《对酒》诗中描写的就是他的理想。天下大乱,民生涂炭,曹操对现实忧虑有加,对当时社会状态产生质疑,对统治者政事持批判态度,作者在自我的思想中构筑起了理想社会的样子。
(3)带有明显的政治伦理热情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深受儒家思想直接影响的中国文人的忧患情结,以国泰民安为中心内容展开,作品处处都洋溢着以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为重的政治伦理热情。如“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刘桢《赠从弟三首(其三)》)歌咏凤凰奋展巨翼,直凌紫霞,高远飞翔。不避勤苦,不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待到明君临世,将万里来归!作者以此诗赠从弟,以凤鸟为喻赞美其不与世俗同流之志,这也正是诗人远大政治怀抱的写照。
二、建安时期忧患诗歌产生的原因
1.动荡时代的酝酿
汉末战乱,社会动荡,文化人才在离乱中死伤流亡,多数人选择避乱偏远地区,文人群体仕途无望,生活艰困。建安时代文人从思想到生活都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期,诗人内心的忧患意识聚集待发,民生、国难之忧都在诗篇中得以自然流露。
如“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曹植《送应氏二首其一》)
2.文化复兴的催生
曹操统一北方形成了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有识之士建议,以武定乱的同时兼兴文教。曹操接纳建议并身体力行,他不仅注重政治秩序的重建,而且也注重文化秩序的重建。并凭借其政治的实力,保护文化、发展文化,文学的繁荣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复兴的背景中形成的,建安诗歌也就此繁荣。
3.“人的自觉”的推动
建安时代文人各事其主,各行其是,思想是多元化的,儒学一尊地位开始瓦解,经学的束缚得以解除,独立人格在文人心理上份量加重,他们发现了自我,发现了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细腻的感情活动,“人的自觉”导致建安文人普遍产生了表现真性情的要求,以曹丕为代表的许多文人认为文章是不朽的事业,将文章提到和经国大业一样重要的地位。认为文章应表现个人不同的个性气质,这说明文学在创作上从内容到形式都转向非功利性,建安诗歌自此逐渐摆脱了汉代功利主义诗歌思想的影响。建安时代的文人纵情任性、志高意广,他们的诗作直抒胸臆、质朴刚健,为后代文人诗开创了优良的传统。
三、建安时期忧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康复新液联合茴三硫、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 康复新液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3例疗效分析.doc
- 康复新液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效果.doc
- 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及激素灌肠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护理体会.doc
- 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观察.doc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doc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doc
- 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评价.doc
- 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辅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外研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VIP
-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规律.pptx VIP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x VIP
- 我国历史大事年表(整理).doc VIP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标准解读释义(GB 45067-2024).pptx VIP
- 2025年外研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1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A卷.pptx VIP
- 老外常用的286个句型.pdf VIP
- 租房合同“租房合同”.docx VIP
- 2025秋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VIP
- 图解2025年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专题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