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叶两草治疗斑秃50 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一叶两草治疗斑秃50 例
杨红金芳
(湖北省嘉鱼县鱼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7200)
【摘要】本文通过对50例斑秃患者的临床分析,认为斑秃多由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腠理不固、风邪则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所致。应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滋阴益肾”的“一叶两草”中药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在治疗斑秃中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医生予以关注。
【关键词】斑秃;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一叶两草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02-01
斑秃,中医称之为“油风”、“鬼舔头”,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对有过敏背景患者,可能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内分泌障碍、局部病灶感染、中毒、肠寄生虫等,可能也有致病因素。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腠理不固、风邪则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或情志不遂、气血失和、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所致。近几年,我们采用一叶两草治疗斑秃50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斑秃患者均为2010 年至2013 年门诊患者,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5 岁,16—40 岁44 例;男性29 例,女性21;其中全秃1例。病程长短不同,最长达1年余。
2 治疗方法一叶两草汤:药用鲜侧柏叶60g、茜草15g、旱莲草15g,水煎服,1日1剂,7 日为一疗程。服药期忌油腻及鱼虾。
1.1 辨证诊治
1.1.1 血热生风型(主症)突然脱发,进程较快,常有大把大把的头发脱落,伴头部烘热、心烦易怒、急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红、脉细数。(治法)凉血熄风、养阴护发。(方药)一叶两草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1.2 血瘀毛窍型(主证)脱发前先有头痛或头皮刺痛等自觉症状,继而出现斑块脱发,日久出现全秃一类,伴夜多恶梦、烦热难以入睡,龋齿等全身症状,舌红、边有瘀点,脉涩。(治法)通窍活血。(方药)一叶两草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1.3 气血两虚型(主证)多为病后、产后和久病,伴有唇白、心悸、气短语微、头昏嗜睡、倦怠无力等,舌淡红、苔薄白、脉血。(治法)气血双补。(方药)一叶两草、八珍汤加减。
1.4 肝肾不足型(主症)平素头发焦黄或花白,脱发方式是大片而均匀,患者为四十岁以上,伴有面色苍白、肢冷畏寒、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治法)养肝滋肾。(方药)一叶两草、七宝养髯丹加减。
3 治疗结果
50 例患者服药1—2 疗程,痊愈40 例,有效7 例,无效3 例,治愈率94%。痊愈患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4 典型病例
患者刘times;times;,男,18岁,高中学生,家住城关,2011 年8 月16 日就诊。患者洗发时其母发现他头部两侧及后脑4处大小不等圆形脱发,如钱币大小,局部光滑发亮,毛囊口清晰可见。检查脉平舌常,全身无任何不适感,诊断为斑秃。治疗:一叶两草汤及六味地黄汤水煎服,每日一次,连服2个疗程,新发渐生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5 讨论
“油风”之病名,始见于《外科正宗》,其病因“血虚不能随气营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医者以自身经历,采用民间验方一叶两草汤,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因此,笔者在治疗斑秃的实践中寻求古训,以药测证,认为斑秃的病因:风热之邪乘虚而入,攻注头发,血热互结,郁而为瘀,从而导致热多血少,毛拔根空,脱落成片;然而,一叶两草汤为凉血之品。鲜侧柏叶,其凉血清热功效更强。茜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散血热互结之瘀,旱莲草既有凉血之功,还具有滋阴益阳之能,为生新发补其源头,三药合用达到“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滋阴益肾、理血生发”之功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