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大气污染 从科学意义上讲,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 按照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 点源:如烟囱、集气筒等。 面源:如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储存堆、 渣场等排放源。 线源:如城市道路的机动车排放源等。 体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 大气污染物 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 特征污染物:指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 环境空气敏感区 指评价范围内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 简单地形 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 复杂地形 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推荐模式 估算模式 进一步预测模式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 2.常用大气环境标准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三类: 一类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为特定工业区,执行三级标准。 3.污染气象基础知识 大气圈 主要气象要素: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云量,风,能见度。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 气象的动力因子(风和湍流) 气象的热力因子(温度层结和稳定度)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任务与程序 工作程序 研究有关文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空气敏感区调查、评价因子筛选、评价标准确定、气象特征调查、地形特征调查、编制工作方案、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污染源的调查与核实、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地形数据收集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 给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写等。 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1.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第i个污染物)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2.评价范围的确定 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 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调查对象 拟建项目污染源(对改、扩建项目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源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 调查方法 类比调查、现场实测、物料衡算法、设计资料确定 四.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 ①布点: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并使点布置均匀。 ②要求:采样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顶夹角不大于30° 原则上20m后没有局部污染物,15~20m以内避开绿色乔木,在建筑物高度的2.5倍距离内避开建筑物。 常用布点方法 网格布点法 :把区域分成1×1km的正方形网格。根据人力物力适当地降低布点的密度。(适用于面源) 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 适合于孤立源(点源)且所在地区风力风向多变。 注意:在密集的高密度区,要使点布得密些;在高浓度与低浓度交接处,也要布点布得密些。 扇形布点法: 风向变化不大时,沿主导风向两侧画两条射线,夹角为45°、22.5°或更小,在夹角区域内为布点区 除上述方法外,还要在居民区、风景区、文物保护、医院学校、疗养区等敏感点布点。 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污染气象要素 指与大气污染或大气自然净化有关的那部分气象要素。 大气是通过三种机制达到自然净化的,即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和清除机制。清除机制是指因沉积和转化等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作用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 所需的污染气象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