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转移癌1例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垂体转移癌1例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垂体转移癌1例分析 韩瑞军 李华 田刚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外科,830000) 【摘要】垂体转移癌在临床上十分少见,不易引起重视,对于患有乳腺癌、肺癌等多发转移的患者,一旦发现有垂体瘤的症状,应高度怀疑垂体转移癌,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垂体转移癌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1岁,于1998年10月发现右乳房一3times;4cm肿块,质硬中等,无压痛,未在意。2000年6月肿块略有增大,行乳腺红外线扫描及肿块穿刺活检示“乳腺癌”,于2000年6月23日在我院胸外科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粘液性腺癌,采用“CMF”方案化疗一周期,其后行放射治疗。2000年12月继续“CMF”方案化疗一周期,2001年1月至11月期间采用“CMFH”方案化疗七周期,2004年2月采用EAP方案化疗一周期。2004年7月发现双肺转移,采用NVB+5-FU+CF化疗二周期。2004年10月采用FAC方案化疗一周期,并行右肺转移病灶氩氦刀治疗,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期间采用FAC方案化疗三周期,并于2005年4月行右肺转移病灶氩氦刀治疗,同年9月发现右肺下叶新发转移病灶,患者未继续行放化疗。2007年10月行胸部CT检查:双肺多发转移,左侧胸膜转移并胸腔积液,继续行化疗。2009年9月复查胸部CT示双肺、胸膜转移,转移灶较前增多,增大。2011年5月复查胸部CT见肺内结节较2010年略有增大,查肿瘤标记物:CA-153>200u/mL,CA-125;579.3 u/mL,均明显增高,服用舒尼替尼治疗,在服用第6周期前,患者出现怕冷,间歇性水肿,查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素(S-TSH)5.7uIu/mL,游离T4(FT4)3.7Pmol/L,考虑服用舒尼替尼至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口服左甲状腺素片25ug,每日一次口服。2011年5月患者出现右眼视物不清,请眼科会诊,查双眼视力1.0,右眼颞上象限视野缺损,左眼颞侧向上有10times;15deg;的视野缺损,眼底未见异常。 同时患者有烦渴,多饮,尿量多,乏力症状,进一步行垂体MRI检查:鞍区扩大,局部可见不均匀葫芦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正常垂体及垂体柄形态显示不清,增强后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大小约1.3times;1.3times;2.4cm,鞍底下陷,视交叉轻度受压上移,考虑垂体瘤,转移瘤待除外。于2011年7月化疗结束后转入神经外科治疗。术前查电解质:钠 149mmol/L,氯 112.9mmol/L,钾 4.11 mmol/L,肾功:肌酐 91umol/L,尿素 2.99mmol/L,血糖 5.25mmol/L, 催乳素461uIU/ml,甲状腺功能:T3:0.76ng/ml,T4:37ng/ml,FT3:1.8pmol/L,FT4:4.2pmol/L,S-TSH、TG、TM在正常范围,给予口服左甲状腺素片50ug,一日一次口服,10日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于2011年7月19日在全麻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呈胶冻样,血供一般,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免疫组化:PR(-),P53(-),hyH(-),Ki67(1%+),C-enbB-2(+),PRC(+),FSH(-),ACTH(-),ER(++),E-Cadherin(-),TSH(-),LH(-),诊断为乳腺转移癌。术后复查电解质在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T3:0.75ng/ml,FT3:1.7pmol/L,FT4:4.7pmol/L,性激素6项检查示人促黄体生成素(LH):0.16mIU/mL,人促卵泡生成素(FSH):0.99mIU/mL,孕酮:0.02ng/mL,均较低,考虑垂体功能减退,继续口服左甲状腺素片50ug,一日一次,氢化可的松10mg,一日一次。 2.讨论 垂体转移癌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其中大部分原发于乳腺和肺,尤其是肿瘤已多发转移的患者,胃肠道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原发癌均有转移至垂体的报道。目前转移途径有四种:①直接通过血行转移至垂体后叶,并进一步播散;②血行转移至垂体柄,并生长达垂体前叶和后叶;③血行转移至斜坡、鞍背或海绵窦,然后再扩散至垂体;④通过软脑膜扩散至垂体。临床有垂体功能低下,视神经受压,尿崩症及眼肌麻痹症状。本病主要与垂体瘤鉴别,垂体瘤大多生长缓慢,而转移瘤生长多为迅速,呈膨胀性生长,鞍上部分快速生长形成哑铃型表现。垂体转移癌的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本例诊断是通过手术后的免疫组化病理,结合患者病史明确的,因此对疑有转移癌患者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获得可靠的临床资料,指导进一步治疗。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