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基本资料 1 1.1 地质与水文资料 1 1.1.1 枢纽位置及任务 1 1.1.2 地形条件 1 1.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1.4 水文气象条件 2 1.1.5 施工条件 3 1.1.6 附图 3 1.2 工程相关资料 3 1.2.1 XX工程补充资料 3 1.2.2 工程基本参数 5 第二章 水文水利计算 7 2.1 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及防洪标准确定 7 2.1.1工程等级确定 7 2.1.2 建筑物级别确定 7 2.1.3 工程洪水标准确定 8 2.2 水文计算 9 2.2.1.洪水过程线的推求的方法 9 2.2.2.正常运用情况下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9 2.2.3.非常运用情况下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9 2.3 水利计算 10 2.3.1 大坝泄水方案 10 2.3.2 调洪计算 11 2.4 水能计算 16 2.4.1 装机容量的估算 16 2.4.2 机组台数和单机容量的选择 17 2.4.3 水轮机选型 17 2.4.4 发电机选型 18 2.4.5 水轮发电机组的技术参数 19 2.4.6 同等规模工程比较 19 2.4.7 厂房轮廓尺寸的确定 19 2.5 淤沙高程及电站取水口高程计算 23 2.5.1.淤沙高程 23 2.5.2. 发电引水孔底板进口高程 24 第三章 坝址和坝型的选择及枢纽布置 25 3.1 枢纽布置的任务和原则、要求及建筑物的组成 25 3.1.1 枢纽布置的任务和原则 25 3.1.2 枢纽布置的要求 25 3.1.3 枢纽建筑物的组成 25 3.2 坝址及坝型的选择 26 3.2.1 坝址选择 26 3.2.2 坝型选择 28 3.3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比较 28 3.3.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 28 3.3.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枢纽布置 28 3.3.3 方案比较 29 3.3.4 方案选择 30 第4章 大坝设计 31 4.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4.2 荷载分析 32 4.2.1 荷载的计算 32 4.2.2 荷载组合 36 4.3 稳定分析 36 4.3.1 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 37 4.3.2 沿坝基深层的抗滑稳定分析 39 4.3.3 提高抗滑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39 4.4 应力分析 39 4.4.1 应力分析方法 39 4.4.2 应力计算 39 4.5 大坝设计 43 4.5.1碾压混凝土坝组成 43 4.5.2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 43 4.5.3 溢流坝剖面设计 46 4.5.4 厂房坝段设计 49 4.5.5 底孔坝段设计 52 4.5.6 细部构造设计 53 4.6 地基处理 57 4.6.1.地基开挖与清理 57 4.6.2.坝基的帷幕灌浆 57 第五章 施工组织设计 60 5.1 施工条件分析 60 5.2 施工导流设计 60 5.2.1 施工导流标准 60 5.2.2 施工导流布置 62 5.2.3 一期导流水力计算 63 5.2.4 一期围堰的布置与断面设计 64 5.2.5 二期导流计算 67 5.2.6 二期围堰剖面设计 68 5.3 截流设计 69 5.3.1 截流时间的选择 69 5.3.2 截流流量的确定 69 5.3.3 截流设计 70 5.3.4 施工渡汛 70 5.4 水库蓄水 70 参考文献 80 第一章 工程基本资料 1.1 地质与水文资料 1.1.1 枢纽位置及任务 XX水利枢纽位于DQ河中游,在XX镇上游四公里处,距下游XS市约30公里。该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主要是为满足国家急待解决的能源需求而兴建的水力发电工程。 1.1.2 地形条件 枢纽坝址地处中低山峰峡谷地形,河谷较开阔,两岸显不侵蚀剥蚀地貌,左岸平均坡角为20o,右岸为26o,坡面岩石裸露,坡积层与残积层较薄,呈零星分布。 坝址区河流由北西转南东向,河床平均坡降为0.9% 。由坝区地形看出,左岸左轴线上下游250~400m处分别有冲沟存在,右岸坝轴线下游约500m处亦分布有冲沟,坝址左岸在330m高程以上,地势有所变缓,特别是坝轴线下游部位,其地势更加平缓。 1.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坝区为岩浆岩出露河段,系中生代印支期的基性侵入体(辉绿岩),库区无大的基岩坍塌和大规模松散堆积,库岸稳定;坝址处无顺河向大断裂构造,无岩溶存在;右岸有缓倾软弱结构面,以原生冷凝面为主,石英脉侵入或方解石填充,易风化成软弱夹层,软弱夹层结构面的摩擦系数=0.35。此外,在弱风化下限以下,尚有断续的多条缓倾石英脉存在。左岸290m高程有较厚石英脉及上下蚀变带,缓倾与陡倾断裂组合,成洞条件差,坝址岩体内陡倾节理发育,多倾向上游,充填物胶结良好。局部第四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