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课件54肺痈PPT
中医内科学 * * 易思 概述 (一)定义: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 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至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金匮要略》首次提出肺痈病名,《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隋《诸病源候论.肺痈候》说:“肺痈者......寒乘虚伤肺,塞搏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 唐《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活血消痈,此为后世治疗本病要方。 (二)源流: 肺痈主要见于西医学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及支气管扩张合并化脓性感染,出现肺痈的临床表现时,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三)范围 卫外功能↓ 风热 + →内外合邪→肺卫同病 痰热素盛 风寒 热伤肺气 ───→肺痈(初期) 肺失宣肃 热伤血脉 热毒壅肺───→ 热痰瘀阻肺络→肺痈 灼津为痰 (成痈期) 热毒炽肺→血败肉腐成脓→脓溃→肺痈 (溃脓期) 热毒徐解→邪去正复→肺痈(恢复期) (二)病机 诊断 1、主证:发热、咳嗽、胸痛、咳吐腥 臭脓痰或脓血。 2、验痰 色-黄、脓血 质-稠、浊 量-多 味-腥臭 3、查指:病二个月后可出现杵状指。 4、啖黄豆:用黄豆一粒,给病人口啖,正常人觉有腥味,而肺痈病人则无腥味。 5、胸部X光片检查: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透亮区及液平面,可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 1、风温 风温初起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有气 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难鉴别。但风温经正确及治疗,一般病情较易控制,多在1周内身热下降,病情向愈。 2、肺脏其他疾患表现之痰热蕴肺证,亦可见发热、咳嗽、胸痛、咯痰带血等症状,但一般病情较轻,预候较好。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掌握病性:本病为热毒瘀结于肺, 成痈酿脓,发病急,病程短,属于邪盛实证。 2、辨清发病过程的四期:初期-邪在 肺卫;成痈期-化脓成痈;溃脓期-痈肿内溃;恢复期-邪去正复。 (二)治疗原则 本证属实、热证,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 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脓未成当着重清肺消肿,脓已成当排脓解毒。 初期 症状:发热、微恶寒、咳嗽,咯粘液痰或粘液性脓痰,胸痛,咳时尤甚,口干鼻燥, 舌苔薄黄,脉浮滑数。 治法:清肺散邪。 方药:银翘散加减 (三)分证论治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