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PPT
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信阳市中心医院ICU程小敏关于转运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措施以期改善预后。院内转运是指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院际转运是指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的转运。转运过程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是增加的,还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甚至死亡。 本指南宗旨为规范重症患者转运过程,提高转运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的转运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了《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本指南旨在为各级医院提供重症患者转运的基本原则,以便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现有资源制定重症患者转运计划并规范临床实施。 内容1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2转运护送人员3转运设备4转运方式的选择5转运前的准备6转运的监测与治疗7转运交接8转运的质控与培训9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虑10转运人员的安全推荐意见1: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治,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2.转运护送人员 转运护送人员资质:接受过专业训练,具备重症患者转运能力的医务人员。 转运人员应接受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休克救治、心律失常识别等专业培训,能熟练使用转运设备。要求至少有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 根据病情配备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 指定转运负责人。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3.转运设备重症转运床专业转运救护车院内转运设备:便携式监护仪、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装置、充足的氧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min以上)。 药物:基本的复苏用药,包括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病情配备相应的药物。转运床重症转运床除具备普通转运床的功能外,应该能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引设备及药品等。 所有设备应该固定在病人同一水平面或低于病人水平面。 转运床应与救护车上的担架系统相匹配。转运床表1 转运设备—气道管理及通气推荐设备环甲膜穿刺针氧气瓶及匹配的减压阀、流量表、扳手便携式呼吸机听诊器润滑剂专用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带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气胸穿刺针/胸穿包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便携式吸引器及各种型号吸引管各种型号的加压面罩简易呼吸器喉镜(弯镜片2、3、4号,备用电池、灯泡)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开口器管芯牙垫舌钳、插管钳(Magil钳) 表1 转运设备—气道管理及通气选配设备呼吸机螺旋接头呼吸过滤器湿热交换器胸腔闭式引流设备便携式血气分析仪环甲膜切开包各种型号的储氧面罩多功能转运呼吸机PETCO2监测器球囊外接可调PEEP阀表1 转运设备—循环管理推荐设备静脉穿刺用止血带静脉输液器输血器输液泵及微量泵三通开关皮肤消毒液无菌敷料心电监护仪及电极袖带式血压计及各种型号的袖带除颤仪、除颤电极板或耦合剂各种型号的注射器/针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表1 推荐转运设备—循环管理选配设备有创压力监测仪加压输液器输液加热器装置经皮起搏器动脉穿刺针中心静脉导管包压力延长管压力传感器表1转运设备—其他 选配:止血钳/止血带创伤手术剪外科敷料(海绵、绷带)脊柱稳定装置 推荐:体温计血糖仪及试纸鼻饲管及胃肠减压装置约束带电筒和电池通讯联络设备表2推荐药物硝普钠氨茶碱地塞米松氯化钾葡萄糖酸钙硫酸镁碳酸氢钠50%葡萄糖注射液无菌注射用水吗啡地西泮注射液静脉输注液体: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胶体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胺碘酮利多卡因西地兰速尿硝酸甘油注射剂表2选配药物苯妥英钠纳洛酮神经肌肉阻滞剂(如司可林、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麻醉性镇痛剂(如芬太尼)镇静剂(如咪达唑仑、丙泊酚、依托味酯、氯胺酮)异丙肾上腺素腺苷维拉帕米美托洛尔沙丁胺醇喷雾剂甲泼尼龙肝素甘露醇苯巴比妥推荐意见3:重症患者的转运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运床。推荐意见4:重症患者的转运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及抢救药品。4.转运方式的选择院内转运:转运床完成。院际转运:陆路转运、飞行转运、水路转运。5.转运前的准备转运决定一旦做出,参与转运的医务人员应尽快熟悉该患者的诊治过程,评估目前的整体状况。积极进行转运前复苏、稳定患者病情是降低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气道转运前应评估患者的气道安全性,对于高风险的患者,为确保气道的通畅,应积极建立人工气道,转运途中不推荐使用喉罩。机械通气的患者出发前应标定气管插管深度并妥善固定,给予适当镇痛、镇静。换用转运呼吸机以此前相同的呼吸支持条件通气,观察患者能否耐受并维持稳定。如果转运呼吸机不能达到转运前通气条件,应在转运前对患者试行替代参数通气,观察患者能否耐受转运呼吸机并维持恰当的通气及氧合[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鸿门宴翻译ppt.ppt VIP
- 2024-2030年基于细胞的分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武汉供电公司新建住宅供电配套工程用电报装项目实施细则(定稿).doc
- 2025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docx VIP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环境》大单元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师用教案概率统计教案1章习题课一.pdf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参考.docx VIP
- 关于焙烧曲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