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二醇

丁二醇 丁二醇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丁二醇 HOCH2CH2CH2CH2OH 工业上主要是1,4-丁二醇。是无色液体,沸点228℃,凝固点20.2℃,溶于水。主要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制得。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氨酯的扩链剂,并作为四氢呋喃、γ-丁内酯以及医药和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聚酯,作为工程塑料需要量增长很快。 目录 基本信息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生产方法 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 其它理化性质基本信息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生产方法 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其它理化性质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分子结构 [1]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丁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butylene glycol   中文名称2: 丁间二醇   英文名称2: 1,3-butanediol   英文缩写:BDO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15   CAS No.: 107-88-0   分子式: C4H10O2   分子量: 90.12 编辑本段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丁二醇在化妆品中很常见,常出现的英文名称是:Butylene Glycol,别名又叫:1,3-二羟基丁烷,是多元醇的一种,在化妆品中常做保湿剂和溶剂使用,在保湿方面,由于丁二醇是小分子保湿成份,所以抓水比例很小,同时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丁二醇的安全性值得肯定,试验表明,在对人体进行间断涂抹时,以每隔一天涂沫一次,共16天,在所有参加试验的200人中,都未发现有任何刺激性的炎症。关于对眼黏膜的刺激性,曾经用白鼠进行过试验,得到的结果依然是安全性很高。据说也曾加牙膏里进行四周的口腔试验,结果,它对口腔黏膜也无刺激性,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成份。 编辑本段生产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已采用雷佩法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丁二醇。该法解决了乙炔在高压下操作的危险性,至今仍是丁二醇最主要的生产方法。60年代,日本三菱油化公司开发了由顺丁烯二酸酐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醇的工艺,70年代该公司又开发了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的新工艺。1971年,日本东洋曹达工业公司建立了丁二烯氯化法的生产装置。此外,美国和日本又相继研究了以丙烯或乙烯为原料的各种合成法。   雷佩法 该法由德国人W.J.雷佩开发,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 乙炔和甲醛的水溶液在以硅胶为载体的含铋乙炔铜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2-丁炔-1,4-二醇(简称1,4-丁炔二醇): 2HCHO+HC呏CH─→HOCH2C呏CCH2OH   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乙炔分压0.5MPa,反应温度90~100℃,1,4-丁炔二醇选择性以乙炔计可达80%,以甲醛计大于90%。   ② 1,4-丁炔二醇加氢生成1,4-丁二醇: HOCH2C呏CCH2OH+2H2─→HOCH2CH2CH2CH2OH   加氢可以在70~140℃、30MPa下进行,以含硅载体(见硅胶载体)的镍-铜-锰为催化剂,1,4-丁二醇收率为95%。   美国通用苯胺和胶片公司对此法又作了改进。第一步催化剂改为以硅酸镁为载体的乙炔铜,并含有铋以抑制乙炔聚合。此催化剂使用安全,且不易失活,反应条件为温度95℃,乙炔分压0.2MPa,采用带有搅拌的槽式反应器,固体催化剂悬浮于液相反应介质中。第二步加氢分两步进行:先是低压液相加氢,催化剂为骨架镍,反应温度50~60℃,压力1.4~2.1MPa,采用带搅拌的槽式反应器,然后再在固定床中高压液相加氢。   雷佩法生产过程不太复杂,成本较低。目前,此法的生产能力接近各种方法的总能力的90%,今后此法发展的关键是乙炔原料的供应和价格。   顺丁烯二酸酐加氢法 反应分两步进行,联产四氢呋喃。①顺丁烯二酸酐液相催化加氢生成γ-丁内脂和四氢呋喃,催化剂为镍-铼,反应温度240~280℃,压力5.8~11.5MPa,顺丁烯二酸酐转化率达100%,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选择性为90%。采用不同反应条件,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摩尔比可在10:1~1:3范围内进行调节。②γ-丁内酯进一步加氢得1,4-丁二醇,采用以氧化钾为助催化剂的铜铬催化剂,在200℃、10MPa下,转化率为85%~90%,选择性在99%以上。   此法原料价高,但反应步骤少、投资低、可调节所得的联产品,因此许多国家仍在加紧进行研究开发。   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 分三步进行,联产四氢呋喃。①丁二烯、醋酸和氧的气液混合物于70℃、7.0MPa条件下通过载于载体上的钯-碲催化剂,制得1,4-二乙酰氧基-2-丁烯(CH3COOCH2CH=CHCH2OOCCH3),选择性90%。主要副产物是3,4-二乙酰氧基-1-丁烯,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