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跨越:改革创新助力“三农”工作.docVIP

十年·跨越:改革创新助力“三农”工作.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年·跨越:改革创新助力“三农”工作

十年·跨越:改革创新助力“三农”工作 改革创新助力“三农”工作 2012年09月12日17:04 人民网 安徽农民徐淙祥承包种植的优质高产示范田,自2006年以来,经相关专家现场实收实打,屡屡刷新安徽全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11年平均亩产741.1公斤,成为江淮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被人们誉为“安徽麦王”。 201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其中冬小麦产量11430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3%。夏粮总产量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粮食生产在“八连增”的高起点上初步实现了“好上加好”,农民收入在“八连快”的好态势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幅并高于城镇居民,农业农村经济整体上做到了“稳中有进”。 九个“1号文件” 九笔宝贵财富 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在同年3月接着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仅是我们党“三农”问题理论的重大突破,而且还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念的重大创新。 于是在2004年伊始,一份关于“三农”的“中央1号文件”正式印发,便吸引了许多人关注的目光。这是时隔近20年后,中央1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至此之后,中央连续九年出台1号文件,每年一个主题,分别从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农业基础、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基础、水利和农业科技等九个方面进行战略性部署,既宏观的着眼于现实,又在实际需求上发力;既有上层的建设发展框架,又有基层的具体实施措施,为农村改革进入新阶段指明了道路。 告别皇粮国税 开启惠农新政 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是一个牵动亿万人心弦的时刻,新中国实施了近五十年的农业税条例成为历史档案,延续了2600年的按地向农民征税的制度自此退出历史舞台。自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以来,每年可以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 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探索建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这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出台的又一项强农惠农富农制度创新,逐步构建了“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社会捐赠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今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明确减轻农民负担的总体要求,重申严格管理涉农收费和价格,规范实施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深入治理农民专业合作社负担问题,加强对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婚姻登记、生猪屠宰等领域乱收费的重点监督,解决农民反映的突出问题。 增收和减负,是中国农民期盼了几千年的心愿。有了这两面风帆,中国农民在驶向致富小康的大海航道上,必定会长风破浪,顺利前行。 喜看夏粮“九连丰” 6月21日,农业部宣布,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从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夏粮总产、单产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995万吨,冬小麦实现“九连增”。 在粮食连续八年增产、总产站上1.1万亿斤这一新起点上,今年粮食生产的总目标被明确为确保“九连丰”,争取“九连增”。所谓“丰”,就是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所谓“增”,就是要超过去年11424亿斤的水平。为此,农业部制定了“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的分季目标,保障全年粮食生产总目标的实现。 “今年冬小麦生长期间,真可谓碰上了近年来极为少见的风调雨顺年份。”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感慨道。但“风调雨顺”的背后写满了“天道酬勤”,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国家先后实行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补助等措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食生产克服了极端天气灾害、耕地减少等不利因素,连续八年实现稳产增产。 安徽省农委主任张华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安徽是农业大省,今年继续获得了增收,实现了“九连增”,且增量居全国第一。这次夏粮的丰收得益于五个方面,一是得益于“人努力”,二是得益于惠农政策的持续增强,三是得益于配套良法覆盖面不断扩大,四是得益于小麦良种补贴招标统供,五是得益于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从整体而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还属于粗放型,为了在政策措施与技术措施、工作措施的结合上寻求突破,以2011年抗旱补贴为起点,中央财政今年在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四补贴”力度的基础上,对冬小麦“一喷三防”、油菜“一促四防”、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南方早稻集中育秧、东北玉米抗旱“坐水种”以及西南玉米覆膜等六项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