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精英学府:IIT.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的精英学府:IIT

印度的精英学府:IIT 印度的精英学府:IIT 从 春风秋雨 | 李志文的学者人生 作者:李志文 有 7 人喜欢此条目 下面是关于印度理工学院(IIT)的文章。IIT是依照麻省理工(MIT)的模式打造的,另外的印度管理学院(IIM)是按照哈佛的模式打造的。在印度有15 家IIT ,是同类型的自治(automonous )大学,是官方支持,但是不插手管理的大学。由印度国会立案,在1950年於 Kharagpur 建立第一所。目标是培育高精尖人才,也确实达到了目的。IIT的成就大大的压倒中国的所有大学。 它的成功在於印度国会立法,用公款成立了一个“教授治校”的相同于美国私立大学管理方式的大学。在深圳由朱清时创办的南方科技大学就有IIT的影子。 大家都知道在危楼里盖新楼是非常困难与危险的事情,教育这种危楼更是如此。中国的名大学,如北大、清华、浙大,都有满清、民国、共产党的百年恩怨与腐臭,各部门里的官僚气息充斥、本位主义泛滥。互掐脖子是全民运动。我在浙大五年,基本上是被关在黑屋里转圈圈。 中央级的官员(如国务院、教育部)对我都极为客气,校长见到我都一定先占起来,但是一到了科室就是阴阳怪气。科室建议我找个好助手,老先生用不着自己动手。而我的助手一进了科室办事,就是处处碰壁。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在绕圈子。症结在我们的千年帝制下的坚守本位、不砸饭碗是第一要务。学术?这些官僚既不懂也没有兴趣。 中国五千年帝制发展出来的官场文化,是深不见底,高不可攀。从中南海开始到村书记为止,层层分割,每一层只顾自己,糊弄上级欺压下级。政绩是糊弄出来的,油水是欺压上来的。我这个外来和尚,被欺压的时候少,被糊弄的时候多。但是上下信息断绝,真想做点事的人,会感到极大的失望。回来鬼混的反而如鱼得水,上面的礼遇,下面的糊弄,装装糊涂,又到收拾书包去美国了。我们哪能做出个IIT?更别梦想MIT了。 在深圳的南方科大,地方政府愿意出钱,校长朱清时是有名实干型的学者,在合肥乡下办出个科技学术重镇。但是至今还是没有合法执照的野鸡大学。看样子中国共产党不下台,国会不全面改选,咱们中国就别想有个现代大学。 谢谢天,百年前割让了香港与台湾,现在中华民族总算有些地方走进了商业社会,脱离了鲁迅骂得入木三分民族腐臭。没有香港科大,深圳的南方科大在今天连梦中的影子都见不着。就是有了已经在世界上风风火火的香港科大,南方科大是否有戏,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祖国啊!我的母亲,你怎么病成这个摸样? 印度的IIT 发表于《科学时报》 (2010-12-30 B3 社科 视点),有删节 印度和中国同为文明古国,历史上交流颇多,近代又有相似的境遇。于情于理,了解印度都是必要的。今天,印度在以软件业为代表的高技术领域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这背后,高等工科教育功不可没。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工科院校的杰出代表,现在有一位校友为其树史立传。我们作为局外人,也得以一窥这个神秘古国帷幕后的新兴高校的情况。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由印度政府创建于1951年,现由七所工程与技术学院组成,各学院高度自治。该校在学术界具有世界声誉,被称为印度“科学皇冠上的瑰宝”。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遍及全球,硅谷更是这些人才的聚集地。 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业者来说,研究印度高校比研究欧美高校更具现实意义。欧美名校大多建校百年以上,成就它们现今地位的社会环境已经难以再现。而印度与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起点相似、环境相似,正可作为比较研究的案例乃至学习的范例。 通观全书,印度理工学院的成功之道大概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学术自治。 该校创建伊始就以麻省理工学院为原型建立科研和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实现了与国际一流的接轨。有《印度理工学院法》这部法律作为保障,该校达到彻底的自治,任何权力都无法干涉专家们定下的学术自治制度。该校创立了一种可以给予学生们发现自己能力并追求梦想的自由的体制。并能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捍卫这种体制。对于如何达到这个境界,北京大学陈乐民教授有段话说得好,“办教育,不要再搞形式主义,办教育需要的是‘宁静致远’,不是搞热热闹闹,花花哨哨……教育的改进用行政命令是不行的,性急也是不行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合。”。 二、优中选优。 任何国家的尖子生都怀揣大学梦。希望能在大学中脱胎换骨,“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印度理工被赋予独立招生权,自行组织入学考试。2010年有45.5万人参加考试,只录取9500人。这号称是世界上最苛刻、也是最公平的考试。入学考试举行四十年来,没有任何考题是重复的。严格公正的考试保证了把优秀的考生一网打尽,但也只是考生,未必全是人才。因为“世界上没有哪种考试是无法培训的”。针对印度理工的入学考试建立的培训学校已经成了产业。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