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祥:为“反水库”制造“文化原子弹”管理.docVIP

林生祥:为“反水库”制造“文化原子弹”管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生祥:为“反水库”制造“文化原子弹”管理

林生祥:为“反水库”制造“文化原子弹”管理 4月17日,沙尘来袭的北京,CBD边缘,改造自吉普汽车生产厂房的暗黑演艺厅“麻雀瓦舍”里,却忽然涌动宁静绿意。 “一块木板权当桌/藤椅树影庭前坐/青山飘云龙搅水/山歌男女故事多/远看田野绿海洋/点点人影耕种忙/翻掘大地寻养料/踏实平和又紧张……”吉他弦以奇异的节奏方式,拨弄出南台湾木瓜树下的变幻光影,层层叠叠的音符,好似裹挟着满屋听众飞升至大地、原野般辽阔的音乐背景。舞台上制造这一幻觉的,其实只有三个人:四度获金曲奖的台湾民谣歌手林生祥,以及他的日本乐手大竹研、早川彻。 《大地书房》,是这首歌的名字,也是2011年4月16日开始,林生祥为期九天大陆巡演的主题。去年11月,林生祥推出的这张同名新专辑,以“台湾乡土文学奠基人”钟理和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日渐弱势的文学,被歌者奋力诉诸喉咙,向更年轻的世代传播。 为什么要唱钟理和?不仅仅因为林生祥与他都是台湾南部小镇美浓的客家同乡,更因为他们的创作都始终关注农业、农村和弱势的社会底层,扎根乡土,又面向广阔的外部世界。 《大地书房》里所有作品串在一起,就像一首有关钟理和的叙事长诗。唯独专辑最后附录的那首“水库系筑得,屎嘛食得”(水库若可以修,屎都可以吃),不是专为钟理和创作,而是林生祥与固定搭档、词作者钟永丰在1990年代末反水库运动时期的旧作,歌名就是当时运动群众振臂高呼的口号。 反水库,是客家青年林生祥返乡的开始,也是他确立传统与现代连结创作方向的开始。从此,他将客家民歌、器乐“客家八音”等民间音乐元素创造性地引入现代音乐创作,不断丰富摇滚乐和民谣的音乐内涵,惊艳我们的耳朵;而他与“笔手”钟永丰的默契配合,则使焕发新生的客家音乐持续与现代议题对话,成为近十年来不断推动台湾农村社区重建的文艺力量。 钟理和的美浓 美浓,这个位于台湾南部、高雄县东北角丘陵地上的客家小镇,文风鼎盛,盛产博士,又被称作“客家原乡”。 1991年,台湾当局决定斥资1100亿新台币在美浓修建坝高147米,距离最近村庄只1.5公里的大水库,以供应兴建中的滨南工业区用水。那正是台湾发展历程中,农、工与城、乡关系发生逆转的关键节点―此前的数十年,尽管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造成大量农村青壮年离乡离土、向城市打工者的身份转变,但彼时城市生产的余裕随时输送回乡土,支撑着濒临破产的农村生活;1990年代,城市地价飙涨,教育等各种生活成本猛增,由乡村进入城市的劳动者,收入已负担不起自己的生活,更无余力寄钱返乡,依赖都市汇款以弥补不足的脆弱农村经济更显窘迫,整个台湾城乡关系的枢纽发生断裂。 美浓水库案,被看做政府另一个“掠夺性发展主义”的决策―水库一旦建成,将淹过美浓的热带母树林、全球唯一生态型黄蝶谷以及诸多文化遗址;而美浓当地的地质特性,又使水库几乎无法逃避迅速淤积的命运,将美浓数万民众置于随时面临水库崩塌的灭镇之灾阴影下。 大学土木系毕业、社会运动经验丰富的钟永丰敏感地认识到水库的巨大危害,首先返乡投身于保卫家园的运动。他与伙伴先后成立民间团队“第七小组工作站”、“美浓爱乡协进会”,吸引了一批文化和社会人士,重建凋敝农村社群的凝聚力。在他们的推动和组织下,美浓民众十年间持续与政府斗争,直至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之后,水库议案被取消。“反水库”也因此成为台湾社会运动史上一个标志性的经典案例。 林生祥称反水库时的自己是“永丰的跟屁虫”;而在钟永丰看来,小自己七岁的林生祥以音乐加入,为反水库运动制造了一颗“文化上的原子弹”。 1997年,正是反水库运动的低潮期,美浓以偏乡之力,与台湾整个政府作战。钟永丰脑中闪现一个想法:如果运动要逆转时势,力量一定来自文化。恰逢美浓子弟、音乐人林生祥退伍,钟永丰轻易说服了他加入到运动中来。 林生祥的音乐创作,以客家山歌为基础,极适于唤起抗议民众的集体情感。钟永丰把自己写的一些反水库运动歌词给林生祥谱曲,最终以“交工乐队”之名推出了第一张专辑《我等就来唱山歌―美浓反水库运动纪实》。这张音乐“原子弹”的试制,几乎把美浓的整个社会关系搅动了一遍,从士绅、知识分子到乡亲,无论老幼,皆出钱出力,秉持当地烟农在农忙时节各家交换劳动、互相帮忙的“交工”精神,参与专辑录制―其中也包括了在美浓有精神领袖地位的钟理和长子钟铁民。 “有机知识分子” 正是通过与钟铁民的接触,林生祥、钟永丰这些美浓新一代的知识青年,完成了与老一辈美浓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接续。他们对自己的“农人子弟”身份、客家文化背景有了更深的体认,更大的自觉。而从反水库运动伊始,他们就很清楚:威胁美浓的不仅是水库,更有农业衰颓、社会解体、环境恶化及文化沦丧等等。只有自身的壮大,才是这个客家原乡对抗任何内外部威胁的永久力量。 “美浓的知识分子,冥冥中似乎都有一种时代使命感。”林生祥说。而在钟永丰看来,这种接续的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