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洋品牌:“橘生淮北”?
洋品牌:“橘生淮北”?
洋品牌:“橘生淮北”?
2011年09月28日 《销售与管理》
中国是一个酱缸,也是一个实验室,因此很多冒险家来到这里攫取黄金,一掷千金成为富豪。
七八月份,对于洋品牌而言,是个多事之夏。一个又一个备受追捧的洋品牌纷纷“落马”,不断被揭发出各种丑闻,让消费者大跌眼镜[“落马”二字有点言过其实,最多是遭遇公关危机,但没有塌陷。],又顿感迷茫,除却它之外,以后还能追捧谁?。
7月22日,味千拉面被指面汤为汤粉冲兑,并非骨汤熬制。两天后,味千拉面承认面汤由猪骨熬制的浓缩液勾兑而成,并非现场猪骨熬制,一公斤的浓缩液可以还原100碗汤。
味千拉面然其官网上显示,一碗汤的钙含量为1600毫克,“钙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类数十倍”。事实上,味千拉面冲兑后的一碗汤的钙含量也就48.5毫克,与其宣传的数字相差甚远。8月10日,媒体又揭露出,味千拉面的“中央厨房”藏身于厦门市的“城中村”——湖里村,环境差不说,还篡改配料的生产日期。
味千拉面忙着“灭火”时,另一家喻户晓的洋品牌——肯德基,亦被推到消费者的眼前。有网友爆料,肯德基的豆浆是由豆粉冲制,不是纯豆浆。随后肯德基回应称,从未宣传是现磨豆浆,即便如此,网友仍大呼上当、被欺骗。此事未了,肯德基又爆出让人触目惊心的卫生问题,其——用于炸鸡的油4天才彻底更换一次,期间每晚把油渣滤掉后第二天继续用;。鸡在水里简单过一遍还滴着血水就直接裹面了,用于洗鸡的水都浑浊了也无人更换。;食物掉在地上继续卖,生产日期随意更改。;食用油检验也是走过场,多数时间是直接把塑料板上的日期改成当天的就完事了,这样做是为防止区长来检查等等。
肯德基陷于“卫生门”事件时,它的老对手麦当劳,也被卷入食品问题风波之中。有网友发帖称,在麦当劳密云鼓楼餐厅门口看到堆放着一箱箱的货物,装的都是包着保鲜膜的汉堡原料面包。到上午10点多,这些面包还在路边晒着,保鲜膜里已布满水汽;有的保鲜膜还被撕开了,面包直接裸露在外。网友还发了图片,称:“是晒热了直接做汉堡不用加热了?还是晒晒更健康啊?”
打着冷饮行业“皇后”旗帜的美国品牌“DQ”冰淇淋,原来也是一个贴牌货,其冰淇淋的核心原料——奶浆,都是由“八喜”提供,而不是什么独家配方。甚至,在这一系列洋品牌危机的的风暴眼竟然是一个假洋品牌——达芬奇家具。这家号称产于意大利的家具品牌不过是一个代理商,其代理多国品牌而非只有意大利一国,而且不少品牌不过是产在中国,出了趟国,便宣传为洋杨品牌。
其实,有过问题的洋品牌又何止餐饮行业,在其它行业,服装、家居、化妆品等行业,也都出现过质量事件,例如2006年宝洁公司旗下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在国内查出添加禁用物质铬和钕事件。
这些洋品牌在国外都是兢兢业业、规规矩矩的经营着,肯德基的油在美国一天一换,味千拉面在日本也是恪守本分。在国外口碑良好的“洋品牌”到了中国为什么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众多专家分析认为,也避免不了“门”事件,这其中的缘由与国内的商业环境不无关系,众多评论者套用中国的古话,对此进行总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那么,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神奇”的究竟什么样的商业土壤,让这些国际品牌难以出淤泥而不染?
消费者的崇洋媚外?
今年4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首都各大商场的休闲裤进行随机抽检,结果,不合格率接近四成,涉及西班牙品牌ZARA、英国品牌万宝路、美国品牌暇步士等知名企业。其中ZARA自2009年8月以来,在中国已连续7次被检测出问题。然而消费者并未受到这次抽检的影响,仍对这些品牌趋之若鹜。
对于这种现象,评论者在分析原因之时,不忘带一句,消费者的崇洋媚外,也正是这种心理,让洋品牌得以在中国推出比其他国家更高价格的定价模式以及
早在2007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曾联合新浪网对2563名青年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9.2%的青年认为自己周边大多数国人普遍有点崇洋媚外。大约1505名被调查者认为这种崇洋心理主要体现在“很多人只认洋品牌”。
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认洋品牌,洋品牌好在哪里?消费者的崇洋媚外又是怎样形成的?
洋品牌给人的印象就是“高规格、高标准、高服务”,尤其是国际性的品牌,例如,麦当劳的卫生标准是出了名的严格,甚至规定卫生间必须15分钟打扫一次。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越来越讲究,而这些国际品牌凭借在国际上已有的品牌影响力,又打着“国际、时尚、品质”的口号进入中国,一把虏获高端消费者的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指出,洋品牌受追捧的原因之一,还有国货假冒伪劣太多。譬如屡屡爆出的乳业安全问题,致使消费者只认“洋奶粉”。蓝哥智洋营销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于斐也认为,国货质量不佳,有关部门治理不力,久而久之便伤害了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