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北京市海淀区语文试卷(含答案).docVIP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北京市海淀区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北京市海淀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北京市海淀区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积累 运用(26分) 一、本题共8分,全部为单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怠慢(dài) 聆听(líng)迥然不同(jǒng) B、丰腴(yú) 歼灭(qiān)言简意赅(gāi) C、秀颀(qí) 俯瞰(kàn)潜移默化(qián) D、琐屑 (xiè) 恐吓(xià)浮光掠影(lüè)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诗圣” B、“燕雀安之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司马迁 C、《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巴金 D、《皇帝的新装》《七颗钻石》——安徒生——丹麦 3、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ān)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B、而乡邻之生日蹙(cù)同舍生皆被绮锈(同“披”) C、吏二缚一人诣王(yì)非咨询不穷其致(缺乏) D、岸芷汀兰,郁郁青青(tīng)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卑鄙) 4、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⑵、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A、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 庶竭驽钝 北定中原 B、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C、往来翕忽 佁然不动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D、往来翕忽 佁然不动 庶竭驽钝 北定中原 二、本题共18分 5、改正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乘风破浪 中西合壁 轩然大波 契而不舍 无解可击 千锤百练 心往神弛 开天辟地 6、根据原诗(文)默写。(6分) ⑴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⑵子曰:“ , ,是以谓之‘文’也。” ⑶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⑷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 ⑸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 ⑹ ,她在从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某出版社要出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3分) 《背影》 《西游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热爱生命》 《汤姆?索亚历险记》《“诺曼底”号遇难记》 8、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3分)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呀,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 。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9、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单位举办了“‘北京2008’全国大学生主题招贴设计大赛”,下面的组图就是在这次大赛上获金奖的作品。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说明。(提示:招贴画上的汉字依次是“高”“快”“强”)(4分) 第Ⅱ卷 理解 感悟(44分) 三、阅读现代文,完成10—19小题。(32分) (一)话说海淀 ①古时,海殿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地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八达岭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海淀”被改写作“海店”。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随之东移。因此元朝以后,“海淀”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见称的“海淀”一名却流传了下来。 ②海淀一带水源丰沛,湖网密布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