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施事宾语_句.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施事宾语_句

_施事宾语_句 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第1期(总第7期) “施事宾语”句 范晓 (一) 名词和动词组合时有一定的语义关 系。有些名词跟动词组合可表示动作或行 为活动的施事,例如“客人来了”中的“客 人”便是。现代汉语里动词和它的施事组 配成句的一般语序是“施动结构”(施事十 动词),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施事也可出 现在动词之后,即构成“动施结构”(动词 +施事),这就是施事后现句。施事名词 语在动词之后该看作什么成分,不同的语 法体系意见不一:有的看作宾语,有的看 作主语。本文根据现在一般的看法,称之 为施事宾语1,把动词后带有施事宾语的 句子称为施事宾语句,例如“他来客人了”、 “门口站着一个人”等等。 施事宾语的语义是:宾语是动作(人 发出的)或活动(物发生的)发出者或当 事者。施事宾语的形式特点是:“动词和 宾语的位置可以颠倒,宾语变为主语而意 思大体不变”à,如:来客人了一客人来了,及物动词的施事大都可用介词“被”或 诚然,我们的初步实验结果不可能充 分反映韵母中元音的所有变化,而且测听 者人数也应大大增加。尽管如此,还是可 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1。汉语标准音变化范围相当大,之所 以如此,是因为汉语音节结构固定,并存 在声调体系。 2.在各种操汉语者的发音中,成音节 元音的音质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别,因此在 谁备做语音实验时,必须精选发音人,同 时还应区别个人发音特点和方言影响。 3。以上资料可能使研究汉语不同距 离传送的人感兴趣,因为语言学的因素还 是有作用的。 4.以上两图可用于汉语语音教学。 引用文傲 1。龙果夫夫妇:《汉语标谁语的音节结构》, 《苏联东方学》,1955。l。 2。司格林(H.A.CneL“月eBy):《汉语元音 的声学特征),硕士论文提要,1968。 3。李少春:《京剧和京音》,《中国语文)}, 1956。50 4。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科学 出版社,1957。 5。许良其编《常用字拼音表挂图》,文字改 革出版社,1957。 6.徐世荣.《北京话里的土字和土音》,《中 国语文》,1957一3。 7.《汉语拼音词汇》(增订稿),文字改革出 版社,1964。 8。翠庵:《论京剧语音改革问题》,《中国语 文》,1956。8。‘由”、“让”等引出,如:这匹马没有骑过 人一)这匹马没有被人骑过。 现代汉语里施事宾语句跟受事宾语句 (谓语动词后带有受事宾语的句子)比较, 在数量上少得多,但它并不是个别的,也 有相当的数量,而且内容还可分为若干小 类,主要的可分为A、B、c、D、ES类 句式,」底下分别加以说明。 (二) 关于人类施事宾语句。先看例子: (1)台上坐着主席团。 (2)空中飘着乌云。 (3)村里出了坏人。(峻青) (4)上午走了3人,晚上走了5 人。 (5)树林里跑出来3个大汉。 (6)家里已坐满了客人。(茹志 急鸟) 这类句子一般称为“存在句”。、曾经有人认 为施事出现在动词之后的这类句子是“变 式句,或“倒装句”,事实上,“这类句子里 的施事在后乃是通例?。”它是现代汉语里 的一种重要句式。这类句子有4泞特点: 1。N:(前段,动词前的名词性词语) 表处所或时间。N;前大都没有介词。有时 为了强调说明事物出现的起点或处所时, N:前也可出现介词“从”“在”之类,如“从 树林里跑出来三个大汉”、“在我眼前出现 了一个移动的黑影”。 ;2.V(中段,动词或动词性词语)是表 示事物(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的动作 或活动。出现在这里的动词是有限制的, 通常是不及物动词,如“坐、站、住、睡、 蹲、跪、走、跑、飞、游、死、来、去、 进来、出去、出、出现、长、生长、飘、 飘浮、’蠕动、充满”等等。也有一些动结式 或动趋式的词性词语,如“坐满、跌倒、 走过来、飞出去”等等。及物动词只有“骑、 跟、守、叮”等很少的几个能出现在这里, 如“牛背上骑着一个小孩”、“身后跟着一 个侦探”?。V动词后常附着有动态助词 “着”“了”。V和N:不能构成主谓关系。 3.NZ(后段,励词后的名词性词语) 表示发出或发生某种动作或活动的事物 (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也就是施 事。表示施事的词语大都是无定的,但并 不排斥有定的,例如.“沙发上坐着厂长李 辉。 4.这类句子的语用特征是:表示某 处(或某时)存在(或出现,或消失)某种事 物,N,是主题(topic),vNZ是述题(com- ment)。v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方式, 是句子的焦点所在。 (三) 关于B类施事宾语句。先看例子: (1)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吴 敬样) (2)〔祥林嫂〕死了当家人。(鲁 迅) (3)他来了3个客人。 (4)他流着眼泪。 (5)〔他〕动着嘴唇,却没有作 声。(鲁迅) (6)这张桌子断了一条腿。 B类句跟A类句有共同处:N: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