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机械设备维修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一、专业名称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 二、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今年是我国全面进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发展职业教育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我市毗邻长三角的中部,在政策措施激励下,我市及周边区域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成长,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快速增加,尤其是企业大量引进新设备、新工艺,这些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及调试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维修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行业发展对于设备维修人才的需求与“十五”期间相比也正在发生比较明显地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机械维修技工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学院机械设备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非常好,企业招聘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已明显超出了我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出现招聘时间早、招聘人数多、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5%以上,这也充分说明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在人才市场有极大的需求。但招聘单位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更受企业欢迎。企业人才素质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基本情况: 学校于1981年开设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已连续开办30年,目前现有在校生人数200人左右,专业教师12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4人,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有4人,外聘的专职教师共有4人。 2.教学条件: 学校现有机械加工实训基地场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有与本专业教学相关的实验、实训室和校内外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建有普通机械加工实训中心、钳工实训中心、数控技术训练中心等实验实训场地,共有实验实训设备156台(套),学校还建有我市海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宁波海歌电器有限公司、浙江慈溪天龙电子有限公司、我市百利精密刀具制造有限公司、江西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本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1)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上做了积极的改革尝试,但是改革力度有待加大,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实践措施和机制尚待完善。 (2)虽然构建了“理实一体,注重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和学生技能训练过程中,职业性、开放性还体现不够。 (3)课程及教材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缺乏一批一体化课程和特色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培养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4)实训条件在本专业全面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的融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5)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实习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健全,需进一步加强建设,提高水平。 (6)双师型教师还不能完全满足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建设。 三.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江西省中部发展战略“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中的加工制造业、原材料等产业基地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与岗位能力的需求,发挥学校与建材、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合作优势,依托我市海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宁波海歌电器有限公司、江西万年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慈溪天龙电子有限公司、我市百利精密刀具制造有限公司、江西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专业现有资源条件与专业优势,通过建立校企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工作岗位能力相适应的“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兼职教师运行管理制度,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建成学生技能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全国示范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二)具体目标 1.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形成校企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并完善融“职业素质培养、能力训练、技能鉴定”的一体化实训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练、做”实行项目练训。 3.按一体化课程建设要求,建设2门一体化课程,编写2门专业一体化教材。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增添新的实训设施和建设项目,组建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中心、机械测量室,扩建生产过程控制中心,健全有关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管理制度。 4.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2名,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2名左右,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运行管理机制,确保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 (三)预期效益 1.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