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碗装麻辣烫)成都冒菜锅底、汤料、碗
(碗装麻辣烫)成都冒菜锅底、汤料、碗
冒菜采风:初来成都的人,刚听到“冒菜”二字时或许会联想到某一个具体的菜品形态,当你走在街头时,如果一阵浓郁的香辣气息忽然向你扑来,那你循着这香辣味找过去,定会看到一口大号汤锅架在火
冒菜采风:
初来成都的人,刚听到“冒菜”二字时或许会联想到某一个具体的菜品形态,当你走在街头时,如果一阵浓郁的香辣气息忽然向你扑来,那你循着这香辣味找过去,定会看到一口大号汤锅架在火炉上飞绛色的汤料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再看那几个底尖口大、装满了原料的长把竹篓,正淹没在汤水里,约摸过了一两分钟时间,店主便把竹篓提上来,再把里面烫熟的原料倒入装有作料的碗内,最后撒上香菜和葱花,一碗热气腾腾的烫菜就呈现在你的面前。而这时,你要是问旁人此乃何物,那你会听到响当当的两个字—“冒菜”。
冒菜的“冒”字其实是一个动词,据文献考证,“冒”在西南方言当中有“焯水”之意,故“冒菜”指的是把各种原料下锅焯水后上桌,只是此锅里的水非清水,而是火锅汤。至于“冒菜”
名称的由来,则更是众说纷纭了,不过有一种说法比较有代表性:因为冒菜与火锅不同,原料没有全部放入锅里去煮,而是用竹漏斗分别装着,且形态以“冒头”出来的为多,故老百姓把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热菜叫做“冒菜”。
在农贸市场上,在居民小区旁,在街边的小店里,冒菜的身影比比皆是。成都街头冒菜馆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大约在10--30平方米之间,每家都有一个圆形的汤锅摆在店堂的一角,锅里面盛满了汤卤,锅沿边挂着数把用来冒菜的小竹篓。锅旁则是一个木架子,上面依次摆着一只只装满了菜料的小盆子。食客各自选择菜架上的蔬菜品种,店主则依言把相应的蔬菜往竹篓里边装,等装满了后,再把竹篓放入沸汤锅浸煮,其间还需不时地提着竹篓在汤锅里一提一放,直到把原料“冒”熟了,才把菜料和一些汤汁倒在碗里,任由食客享用。
尽管冒菜走的是大众路线,但它的制法却并不“大众”,因为制作当中的关键—汤料和香辣油,并不为大众所熟悉和掌握。在食客们看来,冒菜的汤料要比冷锅串串的锅底麻辣味稍淡些,虽然各家冒菜店的汤料味道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用豆瓣酱、干辣椒、花椒及多种香料炒出来后,再加入汤汁熬制而成。不过,煮好的冒菜还要淋上香辣油,以使其风味更加浓郁。至于香辣油是怎么熬制出来的,那更是店家的“独门秘籍”了。
辣而温暖,是吃冒菜的最大感受。在寒冷的冬天,只要吃上一碗热辣辣的冒菜,就能从胃肠暖到全身。而在炎热的夏天,那一碗冒菜不但能让你吃得汗流侠背,同时还能带给你酣畅淋漓的痛快感。的确,冒菜不同于火锅制作的大手笔,也不同于萝卜烧牛肉的普通单一,虽说它以前并没有独一份地出现在四川菜谱当中,但却“不卑不亢”地存在于蓉城的市井街头……冒菜,也许就是我们这些普通市民应该拥有的一种生活态度—不浮夸,不卑微,但又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技术简介:
冒菜虽然是从火锅当中分离出来,但一样需要先炒制好底料,然后再调制成汤锅。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火锅都是由食客自行烫食,而冒菜却是由店方的人冒好后,再端给客人食用。
冒菜基本上还是在继承重庆火锅的味道,只不过在不断的演绎当中,冒菜也逐渐形成了某些自身的特点。首先,两者在口味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火锅侧重于味厚油重,而冒菜则显得要清淡一些。其次,在红汤的基础上,冒菜大体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近似于火锅风味,另一类则在口味上朝着卤水的方向演变。应该说这两种口味的冒菜都各有千秋,并且都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首先是要炒制出一锅火锅老料,然后再用老料去调制冒菜的汤料。不过这里的老料炒法与火锅的相比还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去加以区别。
关于冒菜锅底的配方:
原料:
混合油2300克,风味香辣料780克,郫县豆瓣500克,红花椒75克,白酒100克,啤酒1瓶,醪糟20克,生姜50克,沙糖50克,大蒜、大葱各适量。
香料配方:
白蔻5克,草果5克,山奈3克,丁香2克,砂仁5克,香果5克,桂皮15克,甘草5克,排草5克,老蔻20克,甘菘5克,陈皮5克,香茅草8克,八角15克,香叶5克,小茴香8克,香草15克.
混合油配比:
牛油800克,色拉油1500克。
风味麻辣料配方:
糍粑海椒750克,豆豉15克,宜宾碎米芽菜15克,
制法:
1、把各种香料用温水泡约20分钟后,捞出待用。另把红花椒用白酒泡涨。
2、净锅上火,注入色拉油和牛油烧热,放入豆瓣、大葱、生姜、醪糟、啤酒、大蒜、冰糖翻炒,待小火炒至豆瓣水气快干时,下香辣料并改用大火翻炒匀,见锅里的油沸腾时,再改小火熬约30分钟,到时再下入泡好的香料继续炒30分钟以上,直到锅里的豆瓣有发酥的感觉时,把泡涨的红花椒加进去续炒5-10分钟,老料才算是炒好了。
3、炒好的老料,最好是静置两天才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些。等到制冒菜锅底时,取出来加汤调制汤锅。
冒菜汤料:
一锅上好的冒菜,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