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简述
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简述
范缜(约450—约515),字子真。舞阴(今河南泌阳)人。南
朝齐、梁间思想家。
他少年孤贫,而卓越不群,刻苦自励,读书不懈。18岁时,
范缜赴沛县相郡(今江苏宿迁)求学,师事名儒刘献。当时同学
中有许多贵族子弟,肥马轻裘,生活奢华,崇尚富丽,而范缜却
不以衣食贫寒为羞耻,为学务专,发愤图强。经过几年的努力,
他终于博通经术,精于三《礼》,成为饱学之士。
萧齐政权成立之初,范缜任宁蛮主簿,以后累迁至尚书殿中
郎。
永明五年(487 ),齐竟陵王萧子良任宰相,他好与文士纵谈
文化,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鸡笼山西邸接纳名流,说文论史,
相析疑义。范缜以博学受萧子良赏识,与萧衍、沈约、谢眺等同
为西邸常客。当时佛教盛行,因果报应之说盛行一时,范缜善于
独立思考,对此无稽之谈较为反感,因而与崇信佛教因果、神灵
之说的萧子良等人,展开了一场不可避免的辩论。
有一次,萧子良质问范缜:你既然不相信佛教因果报应之
说,那么人世间为什么会有富贵和贫贱之分呢?范缜回答说:人
的降生,犹如同一棵树上同一枝的花,随风而飘落在地,有的被
门窗帘子带动,而落到绿色的坐席上;有的则被篱墙挡住,飘到
了粪坑之侧。掉落在坐席上的,就象您这样;掉落在粪坑之侧
的,就象我这样,它们虽然有贵贱之分,但怎么能看出这里面有
什么因果呢?萧子良听后,无言以对。座旁的王琰,接着发难问
范缜道:你不相信因果说,就等于不承认祖先的神灵在天,那岂
不是不孝吗?范缜毫不客气地回驳说:既然你认为祖先神灵在
天,而又很讲究孝道,那你何不趁早自杀,上天去侍奉你的祖先
呢?这一席话,使得王琰如泄气的皮球,狼狈不堪,哑口无
言。
萧子良既驳不倒范缜,就指使王融以“中书郎”的官爵去拉
拢范缜,希望他不要再坚持自己的观点,放弃“危言高论”。范
缜大笑说:我如果想卖论取官,早就可以当上尚书令和仆射的大
官了,岂止当个中书郎哩!
此后,范缜继续宣传他的无神论思想,并在调任宜都(今属
湖北)时,将所辖夷陵境内的佛寺,尽行禁毁。
梁朝建立后,范缜因追随梁武帝萧衍起兵功,迁为晋安(今
福建福州)太守。天监三年(504),又调任尚书左丞。一度贬至
广州,召还为中书郎。
梁武帝是个笃信佛教之徒,他不仅将佛教宣布为国教,而且
自己还3次舍身为僧。在他的推动下,佛教势力大为盛行,僧侣
如云,佛寺如林。梁武帝对范缜的反佛举动自然要加以压制,他
颁发了《敕答臣下神灭论》,声讨范缜。
天监六年,范缜以毫不妥协的精神,撰成《神灭论》,勇敢
地回答皇帝的挑战。他继承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反神学传
统,发展了汉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坚持形神一元论,认为人的
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肉体死了,精神活动即随之而消亡。他形
象地把形神关系比喻为刃与利的关系,指出刀刃并不等于锋利,
但离开了锋利,也就无所谓刀刃;离开了刀刃,也没有什么锋
利。从来没有听说过刀刃没有了,而锋利还存在;怎么能说人的
形体死亡了,而他的精神活动还能存在呢?
范缜还在《神灭论》中严正地谴责佞佛带来的民穷财尽的社
会恶果,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者大肆鼓吹佛教的动机是自私
的。
《神灭论》发表后,如石破天惊,使佛教迷信笼罩的南朝朝
野为之喧哗不已。萧子良、萧衍组织僧俗对范缜进行辩难。范缜
真理在手,气壮而论昂,辩摧众口,日服千人,使神灭论反而更
加得到发展。他还写下《答曹舍人难神灭论》等,进一步驳斥了
佛教的虚妄,悍卫了真理。
天监七年,范缜调任国子监博士。晚年曾上书建议破格录用
裴子野为国子监博士,主张用人唯贤。
除反对佛教迷信,撰写《神灭论》等哲学论文外,范缜还爱
好史学,著有《梁书》等,惜大多亡佚。范缜的著作,今仅存5
篇,散见于《全梁文》。但是他敢于藐视权贵、坚持无神论真理
的精神,却使他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继王充之后,又一个获得
“反迷信斗士”称号的英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