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舞台大制作的几点看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对舞台大制作的几点看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我对舞台大制作的几点看法 张博(河南省豫剧二团,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65-02 目前,剧团生存发展都很困难,有的甚至到了吃不饱饭的地步。但排戏却总舍得投入,尤其是那些参赛戏,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不忘聘请那些知名的“家”们担当主创人员。当前的艺术舞台上,都在追求一个“大”字,场面要大气,舞美要豪华,服装要华丽,灯光要达到一定数量。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显示主创人员的大手笔。为什么剧团生存如此困难,而舞台制作又偏偏要追求奢华呢?实事上,尽管当前舞台大制作不少,但创作出的传世作品却寥寥无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还是让我们分析一下舞台大制作的实际动因和现实效果吧。   一、舞台大制作多是形象工程   舞台大制作的第一个标志是大投资。但这种大???资好多时候不是为了艺术的自身发展,而是为了求政绩。目前,社会上的形象工程可谓屡见不鲜,它成了当官者的共识。很多时候,那些当权者不顾实际情况,总爱做些面子活来显示自己的政绩。事实上,他们是只盖高楼大厦而不去充实内容,只种奇花异草而不管它的死活。我们的一些主官文化的官员,为了追逐时尚,为了创造政绩,也在舞台上搞起了形象工程。据悉,某一个地级市,一批新上任的领导,为了提升本市的文化形象,先后投资五百万元,决心打造一台叫响的剧目,并层层立下“军令状”,要在国家级的大赛中获奖。结果却名落孙山,更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各级领导怪罪下来,最后责任竟落到了剧团上。又一届大赛时,剧团又排了一个新剧目,鉴于上一次没有获得大奖,这次领导竟然只批了五千元钱。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领导投资是要政绩的,是要奖项的。这反映出我们当前艺术创作的根本方向问题,不是一切从艺术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而只是一种短期行为。   二、舞台大制作很少有真正的艺术创新   舞台大制作的第二个标志是大腕云集。既然是大制作,那就要请全国一流的大家:一流的编剧,一流的导演,一流的作曲,一流的舞美,甚至要请一流的演员加盟演出……总之,不是一流难参与到大制作当中。于是,就出现了这些大家们满天飞的情景,他们到处去搞策划,到处去当教练。他们无所不能,不论是什么样的剧种,也不论是什么的艺术样式,他们都可编、可导、可演。在一届全国性的艺术节上,一共有16台参赛剧目,其中有7台就出自一个导演之手;在一届省级戏剧大赛上,有23台剧目参赛,其中有6台出自一个编剧;有一个地市,投资上千万元打造一台舞剧,主演全部是外聘的,给领导汇报演出后,就作了鸟兽散。诸如此类的事情,真是枚不胜举。我们不难明白,这些“满天飞”的大家们,实际上决定全国的舞台艺术创作。这种的结果,不仅使这些所谓的大制作艺术理念重复,艺术样式雷同,而且还弱化了众多剧种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在戏曲语言和戏曲音乐上。这实际上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艺方针是相悖的。   三、舞台大制作成了技术的展示   舞台大制作的第三个标志是大量现代科技的运用。我不否认,现代科技的进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条件。但不论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它只是形式,归根结底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些用高科技创作的舞台艺术,演员可以在舞台上腾云驾雾,舞台上可以大雨滂沱,可以雪花飞舞,十多道甚至几十道光柱光芒四射更是家常便饭。乍一看也很热闹,很有气势,可是看完之后,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却不多。原因何在呢?一流舞美、二流表导、三流剧作的艺术只能是平庸的艺术;反过来,一流剧作、二流表导、三流舞美的艺术则有可能是优秀的艺术。中国古代有一篇名文叫《口技》,表演者所用的材料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但由于表演者技艺的精湛,千百年后使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表演场面的火爆。 舞台艺术是要靠演员的演技取胜,科技只是辅助演技的。舞台艺术其实是一门表演艺术,是以小舞台展示大世界,如果让科技压倒了演技,那就是本末倒置,艺术就成了科技的附庸。   四、舞台大制作使人物成了场景的陪衬   舞台大制作的第四个标志是大量地设置场景。近年来一些剧目,动用巨资进行舞台包装,甚至把楼台亭阁也搬上舞台,不管内容是否需要,创作者都喜欢在舞台上营造视觉“冲击”效果:盖房子,盖宫殿,或者架满钢筋水泥,还有的把汽车、摩托车开上台,把活马拉上台。其实舞台上浓缩的是历史,是人生,是使观众可以思接千载、洞察百态的故事,是使观众荡气回肠、灵魂得以净化的情和意。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搞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就能看到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实景表现,则韵味全无。舞台艺术始终要以人物为中心,强调以演员的表演、矛盾冲突、故事情节、人物形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