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院ICU真菌感染患者回顾性调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我院ICU真菌感染患者回顾性调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张燕 陈建斌 李芳 张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370)
【摘要】目的 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现状特点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指导临床救治。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老年呼吸系统患者是ICU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者均进行过侵入性操作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真菌感染中医证候的病位要素与肺、脾、肾、心、经络相关,病性要素与气虚、阴虚、阳虚、痰、热、血瘀、水饮、湿、风相关。结论 重视老年患者、减少侵入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真菌感染的关键;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虚实夹杂证为主,治疗上应重视固护肺、脾、肾三脏,益气扶正驱邪。
【关键词】ICU 真菌 证候要素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117-02
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大量侵入性操作的实施, I CU患者中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1],并且病死率高,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左右,因此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研究通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旨在探讨IC 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现状及发病特点,同时了解此类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救治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ICU住院并诊断真菌感染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1],结合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四部分进行分级诊断。
1.3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I C U2006年1月-2010年12月诊断为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详细查阅。调查项目除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疾病预后等一般项目外,还包括基础疾病、真菌培养结果、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感染前进行有创操作情况、中医证候要素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对一般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对中医症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I C U收治患者中获得270份真菌病原学资料(包括痰、深部痰、中段尿、全血、粪便、深静脉导管等), 共有154份病人资料。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74份,其中男性45例, 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74.55+12.42岁,其中50岁以下有4例,50~60岁有3例,60~70岁有10例,70~80岁有36例,80岁以上有21例。原发病方面,呼吸系统疾病者40例,循环系统疾病者15例,神经系统疾病者8 例,肾脏系统疾病者7例,消化系统疾病者3例,外伤者1例。
2.2 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74例感染者均进行过有创操作,在出现真菌感染前均有使用广谱抗生素情况;其中61例有留置尿管,36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45例行深静脉置管;使用糖皮质激素10例(13.5%)。
2.3 真菌感染部位及菌种分布:
真菌感染部位:呼吸道47.3 % ( 3 5 / 74)例,泌尿道43. 2 % (32/74)例,胃肠道6.7%(5/74)例,血液1.4%(1/74)例,其他部位1.4%(1/74)例。
菌种方面,真菌感染的类型均为念珠菌,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见表1。
表1 菌种分布情况
2.4 中医证候要素构成:
对74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要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肺(29.3%)、脾(24.0%)、肾(24.0%)、心(8.0%)、经络(14.7%);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虚、阴虚、阳虚、痰、热、血瘀、水饮、湿、风。其中单纯虚证者共8例(10.8%),虚实夹杂证者共50例(67.6%),单纯实证者共16例(21.6%)。虚证类基本证候要素中,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达58.1%,其后依次为阴虚证(24.3%)、阳虚证(17.6%),无1例表现有血虚证。实证类基本证候要素中,痰证的频率最高,占36.6%,其后依次为血瘀证(30.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