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与常见并发症处理PPT.ppt

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与常见并发症处理PPT.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与常见并发症处理PPT

; ;一、静脉留置针相关理论;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或外周静脉短导管。它是由不锈钢的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什么是开放式留置针;小夹子;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及适应症;;静脉留置针型号及穿刺部位的合理选择;;二、静脉留置针操作要点;静脉留置针操作要点;静脉炎 液体渗漏 导管返血 导管堵塞;静脉炎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有色 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 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 达肌层;静脉炎分类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拔针后静脉炎 静脉炎分级 根据疼痛、红肿和条索状的程度分为0-4级 ;化学性静脉炎相关因素 药物PH值:过酸或过碱均可对血管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 pH值<5或>9的药物不宜在外周静脉输注 药物渗透压:渗透压<240或>600的药物不宜在外周静脉输 注 血液稀释不充足 :与输液速度有关 小静脉、粗导管 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消毒剂未待干;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充分的血液稀释 首选 合理酸碱溶液稀释 合理选择血管通路及器材 酌情加大溶液稀释量 减慢输液速度;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物理刺激所致 相关因素:导管留置状态 导管在穿刺点反复移动 导管在相关部位过度和不合理的活动 固定不良 在更换敷料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 过大型号导管留置于细小静脉 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 送导管速度过快 微粒物质;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选择材料优良的留置导管 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避免导管移动 必要时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他固定辅助工具 尽可能减少微粒污染;细菌性静脉炎 原因:细菌感染所致 相关因素:洗手 无菌技术 皮肤消毒 接口消毒 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剃毛 预防及处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湿热敷 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血管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反复穿刺\穿刺不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栓子 封管不当 导管材质过硬或型号不当 预防及处理:选择材质优良的导管 熟练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 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 局部湿热敷;拔针后静脉炎 原因:感染所致 相关因素:老年人皮肤肌肉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 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 预防及处理:选择材质优良的导管 避免关节部位穿刺 拔针后的伤口保护 ;出现静脉炎的处理原则: 立即拔针 更换对侧手臂或另一根静脉输液 视药物性质行局部湿敷(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湿热敷) 局部用药(喜辽妥软膏或七叶皂甙凝胶涂擦;如意金黄散+蜂 蜜涂擦等) 化疗药导致的静脉炎另行处理 ;液体渗漏 症状及体征:触痛、肿胀 皮肤紧绷、发亮 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 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 穿刺点渗液 预防及处理:选用材料柔软的留置导管 稳妥固定,对老年患者加强固定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和血管通路 正确的穿刺技术,避免损伤血管内膜 严密观察,及早判断 ;导管返血 相关因素:封管技术导致 静脉压高 手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