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皮胶原蛋白
前 言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三年到期复审。
本标准由青岛海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海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成圣,陈西广,孟祥红.
鱼胶原蛋白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鱼胶原蛋白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鱼皮为主要原料,经生物化学过程制成的鱼胶原蛋白粉和鱼胶原蛋白液。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GB/T 4789.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7-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药典》(95版,一部)
分类与命名
鱼胶原蛋白分为鱼胶原蛋白粉和鱼胶原蛋白液两种。
要求
原料要求
新鲜鳕鱼鱼皮,无腐败异味,来源明确,无污染。
感官要求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项 目 鱼胶原蛋白粉 鱼胶原蛋白液 色泽 白色或淡黄色 透明或淡黄色 形态 粉末状固体 溶液 滋味及气味 有淡淡的鱼腥味 有淡淡的鱼腥味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项 目 鱼胶原蛋白粉 鱼胶原蛋白液 蛋白质/% ≥75% 按鱼胶原蛋白粉标准折算 水分/% ≤10% — 灰分/% ≤2% — 无机砷(mg/kg,以As计) ≤0.5 按鱼胶原蛋白粉标准折算 铅(mg/kg,以Pb计) ≤0.5 按鱼胶原蛋白粉标准折算 甲基汞(mg/kg) ≤0.5 按鱼胶原蛋白粉标准折算 铝(mg/kg,以Al计) ≤0.5 按鱼胶原蛋白粉标准折算 净含量 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 注:“按鱼胶原蛋白粉标准折算”指将鱼胶原蛋白液烘干后,测定“水分”,换算得到“总固形物含量”[即“1-水分”]。折算时,将“鱼胶原蛋白粉”指标要求数值乘以“总固形物含量”,即得“鱼胶原蛋白液”指标要求数值。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项 目 名 称 指标要求 菌落总数/(cfu/g或mL) ≤5000 大肠菌群/(MPN/100g或mL) ≤30 致病菌/(cfu/g或mL)(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不得检出 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测定中所需溶液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水溶液,其浓度以质量分数表示。
感官指标
采用目测、鼻嗅、口尝等方法。
理化指标
蛋白质含量
按附录A-1规定的方法测定。
水分
按GB/T 5009.3中第一法直接干燥法测定。
灰分
按GB/T 5009.4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无机砷
按GB/T 5009.11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铅
按GB/T 5009.1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甲基汞
按GB/T 5009.17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铝
按GB/T 5009.18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净含量
按JJF 1070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
按GB/T 4789.2中规定的方法检验。
大肠菌群
按GB/T 4789.3中规定的方法检验。
致病菌
按GB/T 4789.4、GB/T 4789.5、GB/T 4789.7、GB/T 4789.10中规定的方法检验。
检验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