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死亡教育”处缺失状态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pptxVIP

国内“死亡教育”处缺失状态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死亡教育”处缺失状态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编者按】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出生人口和总人口数的快速增长,每年的死亡人口数也成比例增长。进入1997年后,每年的死亡人数已愈800万;,而10年后的2007年则达到愈900万死亡人口的新高峰,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口最高的年代。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自;杀是15岁~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17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16.2万未成年人因此失去母亲或父亲。这种严重的心理影响会持续10余年,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后半生……近期中南大学发生的校园血案与复旦大学及上;海某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精英猝死事件再一次提醒世人,生命何其脆弱,该如何让人们懂得生命之可贵?据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查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死亡人口为943万。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曾到北京一;所中学演讲,问听众中有多少人思考过死亡,90%的学生举起了手。他又问多少人不怕死?10%的同学举起了手。他说:“‘不怕死’的人是很可怕的,很;多社会上犯罪的人几乎都是不怕死的。”正确认识死亡,接受死亡是很有必要的,而我国的“死亡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从政府或社会的;角度建立积极有效的防止自杀行为发生的救治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专家指出:“中国的自杀预防大多都靠自杀者的亲人来独立承担,没有社会支持,没有相;关组织援助,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太沉重了,弄不好全家人都毁了。”当事人或亲友则常常发出这样的心声:“多希望有谁能给我们一些帮助和指导呀!”记者;从网上查到,由中国预防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邹宇华编写的《死亡教育》一书已经出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区铁十一孝北京166中学等学校都在尝试生命教育。据悉,这些学校的生命教育不仅局限于应急避险等内容,而是将其扩展为生存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和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海口市一所中学曾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在模拟演示中了解尸体火化过程。组织这次活动;的班主任老师说:“在一次朋友母亲的葬礼上,我看到遗体被送入焚化炉,亲人跪地失声痛哭,在强烈震撼中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我希望学生们也能有这样体;验,感悟生命及生活的美好。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可以教会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在殡仪馆,同学们不仅严肃认真地观看演示,静听讲解,还询问了火;化一具尸体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温度,使用什么燃料等问题。出了火化间,教师对他们讲:生命如此脆弱,死后剩下的只有一把骨灰,所以要学会珍惜。在家,;珍惜亲情;在学校,珍惜同学友情、师生情。学会理性对待矛盾,珍惜自己和他人。”周女士的表兄1997年在上海查出胃癌晚期,这位航空领域的高级工程;师要求女儿,将自己骨灰带回四川泯江播洒,他说:“长江经四川,最终流到上海吴淞口入海,汇入太平洋。我从四川大学毕业出川,最终落足上海娶妻生女,;而女儿最后去了美国,在太平洋彼岸有了后代。”因而,当他故去后,女儿特意从美国回来,将他的骨灰从上海带到成都都江堰附近的泯江播撒。据他的亲戚说;,“5·12”大地震后,泯江的那一段已经改道了。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面临儿女要与父母谈论百年之后的归属问题。陈女士日前告;诉记者,父母一代经历的复杂人生,使儿女们学会接纳他们个性的不同,进而学会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差异,这也是尊重生命的学习。从《哀乐》到《安灵;曲》今天,骨灰播撒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记者回忆起10年前参加北京首次海上骨灰播撒的片断。1993年8月23日凌晨,北京安灵公司在渤海域;实施首次海洋骨灰撒播,40位逝者的骨灰在《安魂曲》的慰告声中,伴着缤纷的鲜花瓣汇入苍茫的大海……8月22日,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响起深沉的乐曲;声,由著名指挥家郑晓瑛女士指挥、中国广播交响乐队现场演奏的《安灵曲》,是由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先生创作的,这是首次演奏。全曲分三个乐章“创痛”、;“缅怀”、“涅槃”。这是此次安灵公司组织的骨灰播撒仪式的第一步。23日凌晨,载着亡灵骨灰的汽车徐徐开出中山公园,在北京绕行一圈,让逝者再“看;”一眼首都北京。然后驱车驶往天津塘沽。23日凌晨4时,载着骨灰的海船启锚驶向深海海域。5时,东方黎明初现、海上云淡风轻,安灵公司的创办人张凯;宣布:“海洋播撒骨灰仪式开始。”汽笛长鸣发出九声高响,慰告亡灵的《安灵曲》奏响。“死者安息,后人受益。”这次采访的意外收获是接受了一次珍爱生;命的教育,同去采访的年轻记者回来后都深有感触地说:“看到那些为丧亲痛哭的人们,才深感要珍惜生命,在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善待自己,善待朋友和家人。;”通过死亡教育,让我们看清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