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哲学创新的可能空间doc.docVIP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哲学创新的可能空间doc.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哲学创新的可能空间doc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哲学创新的可能空间doc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哲学创新的可能空间   中国与西方之间在文化上,特别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重大差异,这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但这种重大差异对于当今中国哲学创新,特别是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意味着什么,似乎还少有人讨论 笔者不揣谫陋,冒昧提出拙见,以期引起学界对此一重大问题的关注   一   对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外学者早就有所关注了 这些研究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结论却也大体上相似   毫无疑问,中外学者对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作的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但其中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研究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将中西思维方式的实质性差异转换为某种非实质性差异,从而在主观上消解了由这种差异所带来的思想张力   转换方式之一是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归结为古今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种归结当以王树人先生的论述为代表 王先生是近年来对这一问题作过系统研究的几位学者之一,他把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归结为象思维和概念思维,并对这一对术语作了多层面的规定,因而对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贡献 但他却又认为,从思维发展的历程看,象思维乃是人类(包括个体和类)最先出现的思维方式,因而,概念思维方式是从象思维中产生出来的,并且一直以象思维为依托......可见,无论是对于个体人还是对于人类,象思维都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思维方式 这样一来,象思维就不再是中国人所特有之思维方式,而成了一种普遍地存在于人类思维之中属于思维的初级阶段的东西了 对这一问题有过精深研究的郝大维和安乐哲,其第一问题框架与第二问题框架的对比,似乎也隐约包含着一种将思维方式的中西差异转换为古今差异的意味 但如果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只是一种古今的差异,不管论者是否更推崇象思维,问题客观上已被消解 既然西方人已经从象思维或第一问题框架发展到概念思维或第二问题框架,那么,中国人迟早也会经历这一过程   还有一种类似的转换问题的方式,这就是从本质与现象对比的角度去理解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方面刘长林先生的研究颇有代表性 他从中西科学对比的角度对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问题进行了颇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把中西思维方式分别规定为意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但他又进而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归结为所关注事物层面的不同,认为抽象思维是到现象背后去找本质和规律......从有形物质之体出发,研究不同种类的体的结构、形态、性质及其运动规律,是所谓的体科学,而意象思维则通过象层面对系统的认识,是以时间和整体为本位;其对系统构成的了解,是从动态过程和整体的角度获取的,是所谓的象科学 但本质与现象的区分,正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之特征,以此来划分两种思维方式,恐怕很难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找到一个独立的立足点 因此,尽管刘长林先生强调现象或象层面对于本质或体层面的优越性,但只要承认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就不得不承认把握本质对于把握现象的优越性 事实上,在西方科学中,常有先对现象进行唯象的描述,而后再探讨现象后面之本质的研究程式 如此一来,所谓象科学岂不成了高级的体科学之预备阶段了 显然,从本质与现象层面来规定中西思维方式之差异,最后也可能导致将之转换成为一个古今差异从而取消这一问题 与之相似,张东荪的西方人是直穿入的,而中国人是横牵连的,中国不但没有本体论,并且还是偏于现象论的说法,亦有按本质与现象来规定中西思维方式之嫌   很清楚,如果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被归结为古今差异或变相的古今差异,那么这一问题也就在事实上被消解了   二   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能用古今差异或变相的古今差异来取消的,因为这与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合 这个基本历史事实就是,中西方特有的思维方式都是大约在公元前600年至300年间 即所谓的轴心时代形成的 二者的形成时间十分相近 其后二者又都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因而是不可能用古今之别来解释的 当然,如何描述、把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需要在前人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付出持续的努力,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中西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确存在着实质性差异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承认任何一种哲学的核心范畴或概念,无非就是对于蕴含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反思性把握,那么,这种差异带来的中西思维方式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张力所造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异,就构成了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和创新的一个可能空间 因此,人们必须承认并把握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思维方式层面看问题,一种文化对于外来观念的吸纳,实质上就是将一种思维方式中的思想映射或移植在另一种思维方式之中 在一般情况下,一种文化对于另一种异质性文化中观念的吸纳大多是偶然的、非系统的,这种吸纳通常不会改变既有的思维方式 但在社会处于大变革,对于新观念具有迫切需要,从而导致非偶然的、系统性地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