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_一颗印_民居的传承与革新_晋城古镇城南居委会社区用房改建.docx

滇中_一颗印_民居的传承与革新_晋城古镇城南居委会社区用房改建.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滇中_一颗印_民居的传承与革新_晋城古镇城南居委会社区用房改建

144LocalCommunityCentre,oldTownareaJincheng,Jinning,Kunming滇中“一颗印”民居的传承与革新——晋城古镇城南居委会社区用房改建撰文徐华阳云南怡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award2013YunnanKawaKarpo云南卡瓦格博建筑创作奖一等奖徐华阳云南怡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技术发展部主创建筑师,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TUKaiserslautern)工程硕士。曾在德国Auer+WeberAssoziierte事务所参与上海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投标,在奥地利韦尔斯Archinauten事务所参与科技博物馆设计,在WSP维思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参与金茂府设计,在云南怡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与台儿庄少府酒店、洱海渔业博物馆、晋城镇城南居委会社区用房改建设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超乎寻常,建筑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和方式被生产,一觉醒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已不再是儿时熟悉的摸样。在快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有两种现象须引起注意。其一是不假思索的整改旧有城市肌理,简单的用新房子覆盖老房子,导致大量传统城市的消失;其二是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古街、古镇、古城的开发忽略社会的发展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强行把街区立面风貌定格为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改造完成后的历史街区仅仅只是旅游消费对象,而其固有的生活机制则完全被摒弃。那么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旧城改造究竟应以何种策略应对?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进行了昆明晋城古镇城南居委会社区用房的改造设计。晋城古镇发展及定位晋宁位于滇池南岸,属昆明市郊区,晋城古镇位于晋宁县东部。时至今日,古滇王国上的小镇——晋城依然保留大量完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建筑“云南一颗印”。古镇城市肌理依然完整,脉络清晰。规划的前提思想是在不破坏结构,不打乱秩序的前提下以体现历史的跨度感和积淀感来重塑古城。因此对于古镇建设不建议采用大规模一次性快速开发模式完成转型,而采取零星取点建设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带动原住民自发更新探索,最终以此唤醒当地居民文化觉醒,完成开发。城南居委会单体设计城南村居委会位于晋城古镇入口之一的老县府街与望鹤街交汇处,由当地一栋传统的“一颗印”建筑以及附内院夜景效果图鸟瞰图145原城南社区用房实景图示范性案例建设选址建议原城南社区用房内院实景图总平面图属建筑组成,基地面积仅540m2,原建筑面积550m2。原“一颗印”建筑部分位于基地东侧,其正房朝向主入口老县府街,为倒置的“一颗印”布置。西侧是居委会已出租的小院,南邻晋宁二中,北贴民宅。原建筑经过多次改建后原来的间架结构已不堪重负,梁柱倾斜开裂,无法继续满足使用功能,因此镇政府决定对居委会建筑进行再生性改造。依据古镇规划理念,我们的改造策略是大量性地保留和恢复原始建筑形态“一颗印”,同时加入一些现代建筑。我们保留了原有倒置的“一颗印”部分,将其正房与倒座互换成正“一颗印”格局,新加建的办公、会议、展览部分通过多方案比较,采用了局部现代的处理手法,与传统建筑形成温和的对话。材料,营造,工艺在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生活惯了的人们将有幸在新建的城南居委会里重温传统木构建筑的魅力。本案中我们力图原汁原味地恢复典型“滇中一颗印”的营造材料、营造方式以及相应的营造仪式,并且由当地木匠师傅亲自完成“一颗印”的再造过程。按照惯例,“一颗印”的营造首先由掌墨木匠(掌控墨线的师傅,即传统修房造屋时全程主持建设的“总工程师”)在场地上定下房屋开间和进深尺寸,为下料做准备。木匠把木料按掌墨师傅的设计要求加工成梁架构件。过程模型东立面图南立面图146“一颗印”正房效果图大木作工地现场大木构件完成后,由地师(当地的风水先生)选择日子立房、上梁。之后校正屋架,钉椽子,最后大木作结束。本案中业主方也按照习俗在“动木”、“立房”、“飘梁”、“大木结束”这四个特殊日子请木匠师傅们各欢庆一天。通过城南社区用房项目的改造,我们希望传承的不仅是营造工艺本身,还包括其相应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在那些充满手工痕迹的木构空间中,木头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阳光从浅浅的格子窗中渗透进来在地上留下点点光影,在这里人们体味到久违了的温暖、安宁和质朴。本案中我们试图在保持原来“一颗印”的空间尺度、材料特性以及结构特点的同时,融入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与之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传统与革新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晋城当地“一颗印”建筑外墙厚度约60cm,本次设计我们采用的是24cm厚的实心砖。为达到原墙体厚重敦实的效果,我们在墙内壁增设了36cm厚的木质壁柜,壁面采用传统格子窗图案作为饰面元素并适当简化。室内元素由通高连续的壁柜构成,空间完整统一,既保留了原“一颗印”墙体洞口的尺度感,又满足了业主方对储藏空间的要求。147“一颗印”内院白天效果图“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