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淄博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淄博职业学院
二年月
前 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组织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和安排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我院自进入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行列以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地突破和进展,为了更科学地规划与指导人才培养过程,使其更好地适应淄博市及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实际,特提出淄博职业学院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
一、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观引领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始终遵循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依据,以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技能过硬为前提,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探索职业岗位(群)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委员会职务 1 王美芬 女 42 副教授/系主任/专业带头人 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主任 2 郑贵超 男 45 高工/系副主任
专业带头人/ 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委员 3 张维光 男 60 副总经理/高工 山东万鑫建设公司 委员 4 孙裕国 男 51 总经理/高工 山东高阳建设公司 委员 5 耿佃东 男 52 人事部经理/高工 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委员 6 耿庆莲 女 50 经理/高工 淄博华南置业公司经理 委员 7 黄向阳 男 45 经理/高工 山东铝业工程公司 委员 8 张鹏 女 41 企管部经理/高工 山东金城建工有限公司 委员 9 乔显彤 女 43 经理/高工 堂正建筑材料检测试验责任有限公司 委员 10 张统华 男 28 讲师/部主任 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委员 11 郝增宝 男 39 讲师/实训部主任 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委员 12 董喻 男 27 助教 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委员 13 刘祥 男 52 教师/一级项目经理 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委员 14 何永冰 男 27 助教 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委员 目 录
第一部分 人才需求调研 1
一、调研概述 1
(一)专业背景调研 1
(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3
(三)典型工作任务调研 4
(四)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5
二、调研分析 6
(一)专业服务面向分析 6
(二)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6
(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6
(四)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8
三、调研结果及建议 9
(一)专业培养目标 9
(二)专业培养规格 10
(三)专业课程设置 11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3
一、专业名称 13
(一)专业名称 13
(二)专业代码 13
二、招生对象 13
(一)招生对象 13
(二)基本学制 13
三、培养目标 13
四、培养规格 14
(一)知识 14
(二)能力 14
(三)素质 15
五、就业面向 16
(一)就业岗位 16
(二)就业范围 16
六、培养模式 16
七、课程体系 19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19
(二)课程开发 20
(三)课程描述 22
八、培养进程 31
(一)综合教学环节分配表 31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32
(三)人才培养过程安排表 34
九、考核评价 37
(一)知识考核 37
(二)综合实践考核 37
(三)能力、素质考核 37
十、运行环境 37
(一)课程运行 37
(二)资源建设 47
(三)制度保障 48
十一、毕业条件 48
(一)学分规定 48
(二)证书规定 48
十二、其他说明 49
第三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50
一、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 50
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59
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72
四、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程标准 84
第四部分 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96
一、校企合作平台 96
(一)平台建设 96
(二)平台利用 96
二、教学团队 97
(一)专业带头人 98
(二)骨干教师 99
(三)双师素质教师 99
(四)人文素养教师 100
(五)兼职教师 100
三、实践教学条件 100
(一)校内实训条件 100
(二)校外实训条件 102
(三)人文素养教学条件 104
四、教学资源建设 104
(一)专业教学标准 104
(二)职业技能标准 105
(三)合作企业信息 105
(四)课程资源库 105
(五)人文素养教学资源 105
五、机制与制度保障 106
(一)有效的运行机制 106
(二)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06
(三)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 106
第一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