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帝都酒文化漫谈管理
帝都酒文化漫谈管理
北京的历史非常悠久,上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燕京”,下至元明清的首都,光城市的历史就有三千多年。其中,世事变迁自不待言,可酒文化却从未断代;不仅如此,随着时代更迭,酒文化也悄然赓续绵延:一者酒本身,种类在增加,做工亦趋于精良;再者,燕地本来“多慷慨悲歌之士”,酒风古来便盛。因此,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普遍好饮。尤其是明清时期,经历了历朝酒政的变更,酒业终于走向繁荣,京城内酒馆酒铺鳞次栉比,文人雅士、赶脚农夫,都能找到饮酒的去处。
民间的饮酒风貌
北京城的酒文化,与别地稍有不同:它在宫廷和民间上能分出经纬来。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达官贵人尚饮黄酒,平民百姓却喜饮味浓价低的烧酒;而酒店,也有酒质好、以批发为主的官酒店和遍布在街头巷尾、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京酒店之分。
首先,不妨来看一下民间的酒风况貌。
在北京城内,每当春秋两季开科取士之时,会有很多来京赶考的考生汇聚到崇文门。偌大的北京城,为什么考生们都愿意到崇文门住店备考?
这要从北京城门的用途说起。北京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内城的九门各有各的用途,也就是北京话常说的“九门走九车”。如朝阳门,走的是粮车;东直门,走的是砖瓦木料车,还有皇家的御酒,也从这个门进城;安定门是收兵之门;德胜门是出兵征战用的;西直门走的是水车;阜成门运煤;宣武门走行刑的囚车;正阳门则是皇帝祭天等的专门通道。
那么崇文门呢?首先崇文门有崇尚文化的意思,它毗邻鲤鱼胡同,而且离贡院很近。皇权时代喜欢把考进士比作“鲤鱼跳龙门”,这大概也是鲤鱼胡同的来历。当时的考生赴贡院考场,不论从哪个方向来,都要辗转进鲤鱼胡同,再“跃入龙门”,这是位置使然。
其次,崇文门走的是酒车。当时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走南路进的北京;运酒的车先进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和东直门走的御酒(专供皇家饮用)不同,崇文门走的是供一般市井百姓饮用的烧酒。在清朝京城卖酒的招牌上就常常能看到“南路烧酒”的字样。因为这个关系,崇文门周边应运而生了很多小酒铺,一时间可谓举子如云,酒肆林立。这些举子多是文人雅士,备考之余,小酌两口,即可放松神经,又可激发灵感,饮到痛快时,真有点“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味道,颇能想见当时沽酒畅饮的风貌。
酒铺、酒摊、大酒缸,这些京酒店是老北京谈天说地、怡情快意的上佳去处。有点档次的则要叫酒馆,比如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的柳泉居就是类似酒店的代表。当年的柳泉居院内有大柳树一棵,树下有泉眼一口,店家便用这甜冽的泉水酿酒,酿出来的酒,有“玉泉佳酿”之称,享誉全城。旧时北京还有一首《柳泉居》竹枝词:“刘伶不比渴相如,豪饮惟求酒满壶。去去且寻谋一醉,城西道有柳泉居”。柳泉居曾经还与另两家黄酒馆“三合居”、“仙露居”并称“京都三居”。在民国以前,这些酒店摊铺一度出现过繁荣盛况。
官府宫廷的酒文化
北京的酒文化在宫廷和民间上虽有不同,但官俗和民俗实则是一个相合一的过程。很多官府宫廷的饮酒方法及习惯经过变迁,也被平民百姓所接受和使用。如官府饮酒时多爱写酒诗、行酒令,使之成为佐餐助兴的游戏,民间饮酒也爱作一些打油诗,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种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弥补借鉴,实现了共同的发展。
那么官府宫廷的酒文化又是怎样的呢?
北京自元代开始定为首都。入京的蒙古人带来了草原民族的饮酒习惯,尤其是元世祖忽必烈及其贵族大臣最喜豪饮,每逢宫内大宴宾客,都会在宫殿里准备巨型贮酒容器,后来索性制成了可贮酒三十余石的稀世珍宝“渎山大玉海”,安置在广寒殿里,作为酒瓮。这个大酒海是用一整块黑质白章的大玉石精雕细琢而成,周身雕刻着大海和龙宫世界的奇妙景象,重达三点五吨,形体巨大,气度非凡。逢到宫内宴饮,众人便在大玉海边围坐一圈,拿海碗舀酒递相饮用,喝到酣畅淋漓之时,更是边舀边饮,盛况空前。现在这个大玉海保存在北京北海团城承光殿前的玉瓮亭里,向世人展现着那个巨大帝国的豪饮风姿。
在明朝,管理皇家官府事务的机构多称为局,如司苑局是掌管宫中所需瓜果蔬菜的,织染局是负责提供布料的,在众多的局中,还有一个叫酒醋局。酒是饮品,醋是做菜用的调料,这两个为什么会放在一起呢?这里面倒有一个掌故。
相传杜康造出酒后,很快,这甘香味醇的饮品就大受欢迎,于是人们争相把他请到家中造酒,杜康因此应接不暇。一日,杜康应邀外出,不巧又有客人登门想请杜康造酒,看到只有杜康的儿子在家。客人想,子承父业,杜康的酿造技术远近闻名,他儿子也应该差不到哪儿去,便请杜康的儿子帮忙造酒。
其实杜康儿子的水平远不及父亲,酿酒技术也学得一知半解,但是又想练练自己的手艺,看到有客人相邀,便答应下来,跟客人回家酿酒去了。由于他学艺不精,所以也没太搞清楚原料的比例和先后的顺序,只是将配用的物品往缸里放好,随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