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
黄春 柯善军 刘利勇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水电站水库蓄水运行后, 塌岸、滑坡、浸没等库岸再造一方面威胁居民房屋安全、交通等公共设施, 另一方面造成耕地损失, 严重制约当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 针对岸坡高陡的地貌特征和地层岩性复杂的地质特征, 因地制宜地提出塌岸治理设计方案。
关键词:
库区; 塌岸预测; 治理设计;
作者简介:黄春 (1979-) , 男, 四川大竹人, 工程硕士, 高级工程师, 从事工程地质相关工作。
收稿日期:2016-05-24
Received: 2016-05-24
1 概述
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区位于瀑布沟水库库区流沙河左岸东沟大桥右岸汉源县富林镇鸣鹿村, 省道S306公路在高程约875 m处通过, 距汉源县城约11 km, 交通方便。
瀑布沟电站水库于2009年10月开始蓄水, 目前经历了5次完整的蓄水消落过程。在此期间, 台地前缘受周期性水位抬升、消落及浪蚀作用, 岸坡被淘刷、磨蚀、搬运, 鹞子岩2号边坡前缘断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库岸再造, 造成岸坡段垮塌, 导致陡壁以上缓台区出现一系列变形拉裂缝, 距离房屋仅约15~20 m。目前, 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已塌方土地面积约0.2 hm, 共影响土地面积约0.93 hm, 坟墓54座, 民房8间, 公路100 m, 塌岸规模较大, 因此, 对该塌岸区进行工程治理十分必要。
2 基本地质条件
该岸坡段长约168 m, 为覆盖层岸坡, 高程860 m以上地形较平缓, 坡度约15°~25°, 表部有农田;高程850~860 m间岸坡由于垮塌形成塌滑陡壁, 坡度约60°~70°;高程850 m以下受库水浪蚀, 静、动水压力等作用, 地形变缓, 坡度约30° (见图1) 。
该段岸坡地貌上属残留的Ⅲ级基座阶地, 基座地层为侏罗系益门组 (J1y) 紫红色薄~中厚层砂岩夹泥岩, 基座840 m高程, 基座840~855 m高程左右为冲积 (Q3) 漂卵石层, 厚约10~20 m, 局部夹有厚1~2 m砂层透镜体, 结构较密实;高程855 m以上为块碎石土层, 厚约10~20 m, 结构松散。
图1 鹞子岩2号边坡垮塌 ??下载原图
基岩为侏罗系紫红色薄~中厚层砂岩夹泥岩, 产状:N55°~60°W/SW∠75°~80°, 为顺向坡。
地下水可分为松散覆盖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向东沟排泄。
3 塌岸预测
3.1 塌岸现状
蓄水后, 鹞子岩2号边坡覆盖层岸坡段垮塌, 长约168 m, 后缘高程约860 m, 垮塌后缘形成垮塌陡壁, 垮塌陡壁以上缓台区出现一系列变形拉裂缝, 裂缝一般长5~10 m, 弯曲延伸, 距离房屋仅约15~20 m。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 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变形主要原因为:
(1) 岸坡由漂卵石层夹砂层透镜体及表部块碎石土层组成, 临库岸坡地形较陡, 坡度达40°~45°, 自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是岸坡塌岸及变形的内在地质原因。
(2) 库水作用是土质坡体塌岸及变形的主要外在原因, 一方面受水的浸泡作用, 使坡体漂卵石层、块碎石土层浸润, 力学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受库水浪蚀, 消落静、动水压力等作用, 产生了受库水影响的塌岸及变形。
3.2 塌岸进一步发展趋势分析
该段岸坡地貌上属残留的Ⅲ级基座阶地, 岸坡段高程860 m以上地形较平缓, 坡度约15°~25°, 堆积物势能较低, 综合坡体地形地质条件分析认为, 形成大规模整体式塌滑破坏可能性不大, 局部地渐进式垮塌是该段岸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方式。
为预测岸坡塌岸范围及规模, 根据现场调查的边坡经历了5次完整水库消落过程后的水下稳定坡角, 并结合有关规范和汉源附近相关工程经验参数, 该处塌岸预测的主要土体稳定坡角建议值见表1。塌岸预测采用两段法, 按图解法进行预测 (见图2) , 岸坡段塌岸后缘高程约883 m, 塌岸宽度50~70 m, 共影响土地面积约0.93 hm, 坟墓21座, 民房8间, 公路100 m。
表1 塌岸预测稳定坡角建议值 ?? 下载原表
图2 预测塌岸范围示意 ??下载原图
4 工程治理设计
4.1 设计思路及方案拟定
该段岸坡整体较稳定, 前缘因水库蓄水位升降、浪蚀作用, 导致塌岸和库岸再造, 已造成临库约0.2 hm耕地坍塌, 为了恢复耕地, 并保护后部耕地、房屋等安全, 主要采用固脚、恢复耕地等综合防治措施。
该岸坡高陡, 边坡高度约50 m, 若对下部进行固脚, 基础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