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分析与启示.doc

2011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分析与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分析与启示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指导之六 2011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分析与启示 谢辉根 全国卷(大纲版、课标版)高考语文试题对于其他省市区的高考命题始终起着风向标的作用,诗歌鉴赏亦如此。认真分析2011 年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从中探寻这一考点的出题规律,对于洞测2012年高考古诗鉴赏命题趋势,科学合理地备考、应考,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一、2011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分析 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选取的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关河令》词,两道鉴赏题,一道从词的线索入手,考查对词的整体认知;一道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全国卷(课标版)选取的是唐人周朴的七言律诗《春日秦国怀古》,同样两道题,一道从整体感知的角度分析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一道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简要分析诗歌的写作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2011年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值得关注的是: 第一,诗歌的选材 从题材看,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和课标版分别选取的是羁旅思乡和怀古咏史的题材。这两类题材的特点是情景交融,便于落实具体的考点要求。除此外,咏物言志、山水田园、送别感怀、边塞战争、抑郁失意等其它题材也能够把景、物、人、事、情、理等交织在一起,都有可能为高考试题所涉及。 从体裁看,全国卷选取一诗一词,诗词并重。纵观近年来全国卷和其它各省市卷,尽管诗歌的体裁涉及到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散曲甚至其他样式的诗。但是律诗、绝句、词仍是重点,比率占到近80%。这一特点很重要。 从时代看,全国卷选取的是唐诗和宋词。唐宋诗词唱主角,是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块瑰宝。当然,高考诗歌鉴赏不排除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及元明清诗词曲的考查。近年来的各省市卷中也涉及汉乐府、南朝诗、魏晋诗、宋诗、明诗、清诗等各个时代的诗歌以及元曲、清词。但是唐人的五律、七绝和宋词的小令,因形式上长短适中,既有规律可循,也容易命题和答题,因而成为命题人比较喜欢的选择。 从作者情况看,全国卷选取唐人周朴的诗和宋人周邦彦的词。对于周朴,学生会感到陌生,而对于周邦彦,则熟悉的多。全国卷诗歌鉴赏对作者的选择,传递的信息非常清晰:诗歌鉴赏既要关注名家名作,也要关注名家的非著名的作品,以及一般诗人的名篇。纵观近年的诗歌鉴赏试题,著名诗人、词人的作品备受青睐,比如阮籍、李白、杜甫、王昌龄、王安石、欧阳修、范成大、黄庭坚、陆游、陈与义等人的诗词。不过,名家名篇在相对减少,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比重在加大。 上述信息提示考生,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要适当扩大涉猎范围。只有平常全方位、多角度地积累了一些作家与作品的相关知识,对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诗人的诗歌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诗歌都有所了解,才会在高考诗词鉴赏中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 第二,考查的重点 “考试说明”规定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11年全国卷努力在涵盖这样的考查要点,涉及到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全国卷“大纲版”和“课标版”重点考查的是诗歌的情感与手法,但也隐含着对诗歌内容与语言的考查。纵观近年的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始终是命题者的首选。这一特点,在2011年全国其他省市的15套试卷中也得到了体现。可见全国卷的导向作用。 第三,考查的综合性 就某一知识点单独命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是诗歌鉴赏的常规命题方式。为了强调诗歌鉴赏考查的综合性,高考诗歌鉴赏在出题方式常会出现两种新的形式:一是在主观试题中采用“一题多考点”的形式,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多方面的能力;二是注重局部分析与整体感知的勾连。这两个特点在全国卷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例如2011年全国卷(课标版)“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这道题综合了对诗歌意象的把握、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抒情方法的分析等考查内容。全国卷(大纲版)“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这道题用上下阕的两个句子做点的串联,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整体认知,很好地注意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综合性也很明显。 考查的综合性还有一种形式也需要引起关注,这就是诗歌的比较鉴赏。这在一些省市卷中已经出现。这种比较式的鉴赏试题或突出一首诗歌的特点,或比较思想情感或艺术技巧的异同,或不同体裁诗歌做比较。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必须提高人文内涵和审美内涵,提高思辨能力,对诗歌鉴赏训练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2011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启示 对2011年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分析,为我们明确方向,把握重点,有的放矢,积极备战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提供了很多启示。 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夯实基础,学会鉴赏时的举一反三。 这里所说的“纲”是指《考试大纲》和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