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疫苗在动物疫病控制中的作用PPT.ppt

11 疫苗在动物疫病控制中的作用PPT.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 疫苗在动物疫病控制中的作用PPT

疫苗在动物疫病控制中的作用 ;疫苗的发展简史;疫苗的发展简史;有关疫苗接种的里程碑;1991年 西半球报道最后一例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病例——乙型肝炎免疫纳入全球计划免疫 1994年 美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得到证实 1995年 水痘疫苗获准生产 1996年 用于婴儿的无细胞型百日咳疫苗获准生产 1997年 推荐进行扫荡式脊髓灰质炎免疫 1999年 推荐单一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2000年用于婴儿的结合肺炎球菌疫苗获准年生产;第一、第二代疫苗都为常规疫苗或传统疫苗,常规疫苗基本上分为两类:活疫苗和死疫苗。活疫苗和死疫苗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免疫反应类型的关键; 这两类疫苗分别存在潜在的致病性和免疫反应的不完全性的缺点。所以探寻新型疫苗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第三代疫苗:基因疫苗;三代疫苗的比较; 与传统的基于蛋白抗原的乙肝疫苗相比,DNA疫苗不仅能够有效的产生保护性抗体,而且能够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下调体内的HBV DNA复制水平,并清除体内感染的病毒颗粒。;疫苗设计的技术基础;理想疫苗的设计;疫苗的设计开发流程-;动物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亚单位疫苗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苗 基因工程活载体苗 基因缺失疫苗 多肽疫苗 基因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 T细胞疫苗 树突状细胞疫苗 ;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优点是: (1)疫苗中只含有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所必需的免疫原成分,不含传染性材料,安全性好。接种后不会发生急性、持续或潜伏感染,可用于不宜使用活疫苗的一些情况,如妊娠动物。将高度危险和致病的病原体的免疫原性蛋白质编码基因转移到不致病而且无害的微生物,用于大量生产,更增加了安全性。 (2)疫苗中减少或消除了常规活疫苗或死疫苗难以避免的热原、变应原、免疫抑制原和其他有害的反应原,副作用小。 (3)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 (4)可用于外来病病原体和不能培养的病原体,扩大了用疫苗控制疫病的范围。 (5)产生的免疫应答可以与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相区别,因此更适合于疫病的控制和消灭计划。;其缺点是: (1)价格昂贵,虽然产品生产本身的费用不一定高,但产品研究和开发的费用通常都较高。 (2)免疫原性通常比复制性完整病原体差,需要多次免疫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兽用口蹄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预防仔猪和犊牛下痢的大肠杆菌菌毛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已发挥一定作用。炭疽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和水肿因子(EF)三联毒素亚单位疫苗、绵羊腐蹄病结拟杆菌柔毛亚单位疫苗、链球菌和牛布氏杆菌亚单位疫苗、疱疹病毒主要糖蛋白亚单位疫苗和生长抑素(14肽)亚单位疫苗已取得较好进展。 ;2、基因工程活载体苗;该类疫苗免疫动物向宿主免疫系统提交免疫原性蛋白的方式与自然感染时的真实情况很接近,可诱导产生的免疫比较广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甚至黏膜免疫,所以可以避免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很多缺点。如果载体中同时插入多个外源基因,就可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简言之,病毒活载体疫苗兼有常规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优点。它具有活疫苗的免疫效力高、成本低及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好等优点。是当今与未来疫苗研制与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国外已研制出以腺病毒为载体的乙肝疫苗、以疱疹病毒为载体的新城疫疫苗等。当然,这类疫苗有时因机体对活载体的免疫反应性质,可限制再次免疫的效果。 目前,主要的病毒活载体有牛痘病毒、禽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腺病毒、火鸡疱疹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微RNA病毒、黄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主要的细菌活载体包括BCG、沙门氏菌、枯草杆菌、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志贺氏菌。;3、基因缺失苗;在微生物基因组插入或添加基因的方法制成的疫苗又称为基因添加疫苗。由于这些基因的变化,一般不是点突变(经典技术培育的弱毒株常是基因点突变),故其毒力更为稳定,返突变机率更小,疫苗安全性好、不易返祖;其免疫接种与强毒感染相似,机体可对病毒的多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力坚实,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力,因而是较理想的疫苗。目前已有多种基因缺失疫苗问世,例如: (1)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疫苗:该苗是通过研制伪狂犬病毒TK-缺失突变体使病毒致弱而获得,是1986年1月得到美国FDA批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第一个基因工程苗。在注册之前即已证明该疫苗无论是在环境中还是对动物都比野生型病毒和常规疫苗弱毒更安全。后来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所使用的缺失突变体,同时缺失TK基因和gpE、gpC和gpG三种糖蛋白基因中的一种。这种新一代的基因缺失苗产生的免疫应答很容易与自然感染的抗体反应区别开来,又称为“标记”疫苗,它有利于疫病的控制和消灭计划。 (2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