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即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教育即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
◆ 黄 科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535000
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令学生心旷神怡、兴趣倍增,而枯燥、死板的知识传授,学生所学的是无用的知识,生活就显得单调乏昧。现代地理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之美,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如同身边常用的事物一样“鲜活”。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体会生活和社会中的地理,以便教学时能够灵活运用、深入浅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地理学科教学的要求。下面我从三个层次浅谈一下“教育即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生活的教育
愈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学生愈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会产生较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土地利用类型”这一内容时,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山坡上,观察周边的稻田、菜地、鱼塘、小块林地、草坪……结合教材中的“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边看边讲,这就把空洞的知识变活了。又如教学“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一内容时,先从本地方开采矿山、砍伐森林讲起:原来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如今村边的小溪流却是泥沙於积、流水混浊,鱼虾已经难以找到踪影了。采用这样的生活实例,再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讲解——黄土疏松、降雨集中于夏季、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稀疏,形成了千沟万壑的水土流失景象。地表肥沃的土壤流失了,农作物产量下降了,沟谷扩大加深了,耕地面积减少了,黄河下游的泥沙增加了。这样,将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解释、发现甚至创新,体现了地理教学是“生活的教育”。
生活化的教学能使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源于生活的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真实与乐趣。地理课堂教学要巧用活用各种生活素材,使生活的教育行为在情境化体验中得到体现。
二、用生活来教育
地理课堂教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课堂。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和遇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日月星辰的变化、潮涨潮落、冬冷夏热、旱涝灾害、用水污染、人口增长、衣(夏穿单衣冬穿袄)、食(日常吃米节吃面)、住(夏开风扇冬烤火)、行(过河乘船路乘车)……这一切都是学习的大课堂。
如教学“气候与人类活动”这一内容时,先从生活中的家乡有时候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导入:2011年我市局部地区秋冬季节持续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前几年我市夏季持续暴雨,水浸耕地五万多亩,粮食生产大面积减产,其他农作物也损失惨重,这一次洪涝灾害给本地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样,从生活的地理知识中来,再到教材的地理知识中去:我国云南省从2009-2011年三年冬春持续干旱,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气候影响人类生产活动最显著的是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份和温度,我们的家乡(亚热带)水稻可以一年两熟(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热带地区可以一年三熟,温带地区只能一年一熟,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少也影响着水稻的种植。此外,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形成各个地方人的“衣食住行”都有差异。
人类活动对气候也产生着影响: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过度砍伐森林等都会导致局部地区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
又如教学“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这一内容时,先从学生本人的居住地(农村、小城镇、小城市)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家居周边有没有农田、果树、池塘、商店、学校、医院等,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情况怎样。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只是让学生再次认识,经过探讨,把它总结、归纳起来,把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融入到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聚落。当然,还要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讲解“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掌握。
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把贴近生活作为一个支撑点,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认识,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激发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兴趣。生活是知识的海洋,要寻找生活与地理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历成为自己学习的储备、攀登的台阶,体现用生活来教育的理念。
三、为生活而教育
人类的一切学习、工作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谋生的前提条件和手段,生活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学习地理知识的目标也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地理学科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生活”这一主题,让课堂教学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为学生学会生存、生活服务。这样,才能体现出教育的真谛,彰显出教学的现实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教学中应用现状.doc
- 教师的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纽带.doc
-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doc
-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 的影响.doc
-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doc
-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doc
- 教师的提问必须做到“六点”.doc
- 教师的成长步履——教育日记.doc
- 教师的提问必须做到“六点” 王水燕.doc
- 教师的教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