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自我发展与管理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业者的自我发展与管理与

第一节 人生意义、目标与人生战略 人生战略与人生目标的确定 创业与人生观 职业生涯与人生战略 创业者个人人生目标与人生战略的确立 创业与人生的意义 创业离不开人生观 只有拥有某一种人生观才会去创业。 人生观的核心是信仰问题,信仰是心灵的家园,没有信仰就不会有安宁的心态,就很难平静的应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挫折。 信仰又分为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世界上的人多数是有宗教信仰的,主要有三大宗教信仰。非宗教信仰有儒家的天人合一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信仰等。 创业与人生的意义 信仰佛教、道教是不会去创业的,而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人则更有可能去创业。 基督教认为认真工作、多挣钱就是荣耀上帝。 伊斯兰教认为经商是先知、真主安拉的使者穆罕穆德的职业,是光荣的。 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会不计报酬,不计个人得失为他人服务(现在这种人可能没了) 一个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者,可能会努力挣钱创业,有了一定的钱之后他们可能就会丧失继续努力的动力,而去追求个人享受。 人生的意义 人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 我们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社会环境? 我们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的何在? 人生的意义 活着时的问题科学、哲学可以解决; 对于死亡的问题科学、哲学可以探讨,但无法解决; 死亡乃是“单行道”。这条路是一般人从来没走过的,某些人虽然有过死而复生的经历,但对于他们的报告,一般的人往往不会引起足够重视,反而被认为是“精神幻觉”而不予理睬。 宗教可以解决,很多“濒死体验”宗教都能够给出解答,但宗教给出答案大多数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去证实或证伪其解决方案的正确性、真实性。 新教伦理 “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他抛弃了原来天主教那种禁欲主义的修行而超越尘世的空洞劝解和训令,而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 新教在客观上为证明世俗活动具有道德意义起了作用,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萌芽和发展。 新教伦理 尘世活动(主要是职业劳动)具有宗教上的合理性和崇高意义,即世俗的日常工作被视为荣耀上帝的行为。这种在宗教意义上世俗生活的合理化,使得加尔文教具有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具有必然性。它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参加世事,勤勉的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最大限度的节俭,抵制一切享乐性消费,认为积累财富的勤俭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骄奢纵欲是有罪的。 新教伦理 韦伯接着指出,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倾向是独特的,表现在它与天主教的禁欲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把禁欲限制在寺庙里,而加尔文教的禁欲生活却是在尘世中、在世俗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因而是一种“入世禁欲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入世禁欲主义使宗教世俗化了。加尔文教一方面是使全部的世俗生活升华为高度的宗教意识,另一方面,这种宗教意识又带有强烈的入世倾向。 新教伦理 无论如何,在韦伯看来,这客观上都给世俗生活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加尔文教中的劳动天职观念、职业成功意识、节俭致富倾向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而这一切又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亲和力。经过分析,韦伯指出,在作为新教重要教派的加尔文教的教义内容和宗教实践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初步建立其宗教观念与一定的经济伦理、社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虔诚的基督教徒、狡诈凶狠的资本家洛克菲勒 历史上最富有的美国人究竟是谁?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排行榜所引用的个人资产总额均为上榜富豪巅峰期的数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他们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福布斯对照当时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所有人的个人资产转化为2006年的美元。 洛克菲勒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 ? ? 1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1839-1937 3053亿美元 2 安德鲁·卡耐基 1835-1919 2812亿美元 12 亨利·福特 1863-1947 543亿美元 13 比尔·盖茨 1955- 530亿美元 14 安德鲁·梅隆 1855-1937 505亿美元 15 沃伦·巴菲特 1930- 460亿美元 洛克菲勒介绍 约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1839—1937年)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其父是个到处闯荡的木材商、马贩子,也是个走江湖的巫医,兜售所谓“立见奇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还出卖土地,买卖毛皮,贩盐,推销杂货等。 母亲伊莱扎肩负起养家糊口的繁重任务,独自抚养五个子女。母亲是个一言一行都皈依《圣经》的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勤快、节俭、朴实,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