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水泥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实时在线粒度控制
一采用激光衍射原理,整合全自动取样和干法分散系统的粒度分析系统
Axel
Pankewitzl,耿建芳2
1 SYMPATEC
1引言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最终产品的粒度分布是判断水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决
定了水泥制品的最终强度。为了获得所要求的粒度分布,一般采用粉磨和分级的方法。由
于水泥的粉磨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若能对粉磨过程中的产品粒度分布进行实时控
制,不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还可减少系统中重复循环的粗颗粒数量,提高能效和粉
磨机的产量。据报导,通过采用在线激光粒度分析仪并结合适当的控制策略,可提高产量
2—5%o
目前,基于激光衍射原理的粒度测试系统已经渐渐成为水泥行业质量控制的一个标准
流程。第一代的激光衍射粒度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在当时,因为没有一种合适的干
法分散系统,包括水泥在内的所有的样品都必须在湿法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对于水泥产品
来说,必须放在异丙醇当中分散,而这种液体在使用之后还需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处
‘
理。
1984年,一种全新的激光粒度仪问世了。这种仪器的设计理念是:应该让测试仪器去
满足不同产品和不同工艺流程的粒度测试要求,而不是让被测样品来满足测试仪器。测试
理念应该是:干样干测,湿样湿测。这是一个符合逻辑并且比较实际的结论,并且导致了
后来一系列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新型激光检测系统和分散系统的发展。这些系统可以被应用
在非常广泛的粒度测试领域当中,包括各种各样的被测物料和工艺流程。
来自德国克劳斯塔尔的新帕泰克有限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最佳的干法粒度分散系统,这
米大小的各种于粉,为所有的此类产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完全的、并能满足不同产品特
大并且真实可靠的工业干法粒度测试系统就诞生了o
HELOSRODOS组合已经成功的安装在全球160多家水泥厂并且正在渐渐成为水泥
产品的实验室干法粒度测试的标准仪器。在若干套干法激光粒度仪成功地应用到中国的水
泥工业中之后,新帕泰克公司和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在2005年10月签订了
合作协议。中材国际南京院将在中国的水泥行业推广新帕泰克的激光粒度仪,’并在今后的
国内和国外的所有水泥工厂项目中优先推荐和采用新帕泰克公司的技术和仪器。此合作包
2006年水泥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括全系列的从实验室用到工业在线的各种激光粒度仪。在南京院自己的研发实验室里,使
用的也是新帕泰克公司的HELOS/RODOS激光粒度仪。
在全自动的实验室当中,通过机械手的操作,HELOS和RODOS系统还可被用来完成
每天自动进行几百次粒度测试的任务。很显然,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快速的干法分散系统才
能够实现,对于湿法分散系统来说,其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它无法满足如此高的测试频率
的要求。
试而特殊设计的粒度测试系统。
图1TWISTERMYTOS干法在线全自动粒度分析系统
图1是功能强大的干法在线全自动粒度分析系统。包括有:全自动取样系统TWISTER,
样品输送和分散管,以及激光测试系统MYTOS。
2 MYTOS的激光系统和分散系统 ,
根据激光衍射原理,一套仪器的完整的激光系统必须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如图2所示。
2006年水泥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1)首先,一套激光系统需要一个激光源。从分析的要求来看,当今的激光二级管
的性能还不尽人意,相比之下氦氖激光器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此外,为了精确地将激光束
的直径调整到样品所要求的值,系统还需要配置一个激光扩束器。
(2)激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经过测试区域的样品颗粒会产生衍射图样,而一套由不
同焦距的镜头组成的傅立叶镜头组可以将这些图样收集到探测器上。根据所需焦距的不
同,现在的光学模块已经可以在不到50厘米的实际长度内实现最长5米的虚拟焦距。这
一技术使得仪器的结构设计更加紧凑。
(3)激光衍射测试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探测器。探测器由31个半圆形探测单元组成,
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