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关陇头水——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陇头”诗刍议研究.pdfVIP

陇山陇关陇头水——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陇头”诗刍议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6 3  世界文学评论 第 辑 陇山 陇关 陇头水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陇头”诗刍议 刘 洁 陇山是矗立于陕、甘交界和宁夏南部的一座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高山,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界山,山体呈南 一、陇山的地貌特征与诗歌的山川图景 北走向,南北长240千米,东西宽40—60千米。 《读史方舆纪要》云: “(陇山)山高而长,北 从现存 的诗歌可得知,古人在度陇时多翻 连沙漠,南带汧渭。关中四塞此为西面之险。” 越小陇山。而小陇山最突出的地貌特征之一是 《陕西通志 ·山川》记载: “陇山即陇坻,一名 山高坂长,登山之路有 “七曲九回”之说,岭头 陇坂,一名小陇山。又名鹦鹉山,在州西六十 有泉水东西分流而下。据 《陕西通志》载: “其 [1] 山高峻,盘折而登,经五十里始绝顶,为秦凤要 里,接巩昌府清水县界。” 南北朝以前,陇山 一直有陇首、陇头、陇阪 (坂 )、陇坻、分水 害。” 《三秦记》亦云: “高险不通轨辙,即古 岭、关山之别称 。从唐开始,六盘 山纳入陇山 陇坂也。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 日乃 范 围,始有大 、小 陇 山之别 。大 陇 山即六盘 越。高处可容百余家,有清水四注下,即陇头水 [2] 山,地处陇山北段,位于今宁夏 固原南和甘肃 也。” 陇山的这些特征,在汉魏时期广为流行 静宁东、泾川西,山岭高峻,海拔在2 5 0 0 米 的 《陇头流水歌辞》中就有反映: “西上陇阪, 以上;小陇山即陇头、关山,地处陇山南段, 羊肠九回。山高谷深,不觉脚酸。手攀弱枝,足 位于今甘肃张家川、清水东,庄浪、华亭南和 逾弱泥。”曾经亲历陇头的诗人笔下,描述得也 陕西陇县西。陇山东陡西缓,东为陇东黄土高 相当详细: “别涂耸千仞,离川悬百丈。攒荆夏 原,西为陇西黄土高原,是泾河与渭河支流葫 不通,积雪冬难上。枝交陇底暗,石碍坡前响。 芦河、牛头河、汧水的分水岭。 回首咸阳中,唯言梦时往 。” (徐陵, 《陇头 在 中国文学史和音乐史上, “陇头 ”是一 水》) “陇山高共鸟行齐,瞰险盘空甚蹑梯。云 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从 势崩腾时向背,水声呜咽若东西。风兼雨气吹人 汉魏至明清,逐渐形成了包括陇山、陇关、陇头 面,石带冰棱碍马蹄。此去秦川无别路,隔崖穷 水、陇山鹦鹉等系列的陇头题材;从音乐的角度 谷却难迷。” (许棠, 《过分水岭》)这两首诗 来看,早在汉代就产生了 “陇头”乐曲。据南宋 歌描述陇山山高谷深,冬夏人马难行,山顶流水 郭茂倩 《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中记载,陇头曲 东西而下,夏天雨雾蒸腾、冬天石冻冰棱。由于 亦称 “陇头吟”,为西汉李延年所造,是 “汉横 陇山距长安城不是很远,登上顶巅回望秦川时, 吹曲二十八解”之一,此曲至明清仍流行不衰。 极易产生怀乡之情,再加上陇山外接大漠边陲,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历代 围绕陇山、陇 翻过此山就意味着离开中土,所以去国赴边之感 关、陇头水、陇山鹦鹉而创作的诗歌,都与陇山 便油然而生。可以说 “陇头流水声呜咽,陇山石 刘洁:陇山 陇关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