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郁达夫日记的思想美学价值
郁达夫日记的思想美学价值
作家日记,由于能够较真切、较轻松地反映作家的某些生活细节和思想线索,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范围多局限于研究者。日记体的小说或散文,则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或抒发感情,或描写人物,均能产生美学与社会的影响。作家日记与日记文学之间的微妙界线,不仅在于文字的粗细,不仅在于记事的祥略,甚至也很难单纯从感情色彩上去分辨,真正的差异在于:作家是为了自己记录备忘或自察内省呢,还是有意为之从事艺术创作?--恰恰在这一点上,郁达夫使人们感到困惑。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来看,郁达夫的日记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他曾为此也发表过《日记文学》和《再读日记》等论文,并祥尽地阐述作为文学门类之一种的日记文学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又身体力行,非常重视日记的写作,无论是在日本留学,还是回国以后,都不曾间断过记日记的习惯:“自从南下广东,北回北京,生活上起了变化之后,日记方才记得多了一点……”(《再谈日记》),可见,生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郁达夫日记创作的数量和内容。根据上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从1921年刊于《时事新报·学灯》上的《鞠城日记》,到1937年的《 回程日记》,郁达夫自己发表的日记,总数不下二十余万字。《沧洲日记》、《水明楼日记》记载1932年杭州客居生活,《西游日录》其实是游记,《避暑日记》、《故都日记》则记述1934年青岛、北平之行,后来还有《梅雨日记》、《秋霖日记》、《冬余日记》等等,期间最著名的,还是前期的《日记九种》,曾经风靡一时,脍炙人口,其影响不亚于他的小说。
郁达夫关于“日记文学”的理论也很引人注目。他以不少中外日记作家(特别是英国人爱米亚尔)为例,认为“解剖自己”、“批评文化”、“究究哲理”的日记足以传世乃至不朽。日记文学,他不仅认为是散文作品里头最便当的一种体裁,甚至认为“是文学里的一个核心,是正统文学以外的一个宝藏”。因为“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有自传的色彩”,“在日记里,无论什么话,什么幻想,什么不近人情的事情,全可以自由自在地记叙下来。”(《日记文学》)
郁达夫的日记正是这样的,把自己几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嬗变,坦率真切地显露在读者面前,成为研究他生活的思想极其难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一、忠实地记录了汹涌澎湃的年代巨澜对一个知识分子的冲击和涤荡
郁达夫的日记所载示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震荡和深刻变革,因而引起郁达夫“生活上起了变化”,思想处于重要转折的伟大历史时期。从他的日记中,人们的不难发现作家充满苦闷矛盾的思想发展轨迹,听到他对旧社会、旧制度抗争进击的呼号和呐喊,看到他苦苦地探求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沉重的步履和感情上的创作,以至生活上的颓唐。如《芜城日记--1921年10月2日》
“……那些门板上,却剩有许多暴风雨的形迹在那里,就是用了粉笔写的歪歪斜斜的‘爱李罢市’那些字。我看了这些好象是小学生写的热心的表现,就禁 得微微里笑将起来。盖因我们中国人的民众运动,大抵都龙头蛇尾持续不久,譬如抵制日货那一件事,我们目下在冷清街上,看见这四个字的时候,如何的不光荣!如何的胸中觉得羞愧!如今的安庆的这一次运动却不然,民众竟然战胜了。无理的军阀,军阀的傀儡,终究在正义的面前逃避了。所以我看了那些暴风的遗迹,心坎里觉得舒畅得很,就不知不觉的说:‘Die Zukunft gehortuns’(‘将来是我们的东西’)。”
一九二一年九月,因郭沫若推荐,郁达夫起点安庆法政学校执教。回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1921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7月初,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作为一支新生的革命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的历史重任。日记中指的“这一次运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安庆路矿工人大罢工。郁达夫不仅真实的记录这次运动的结局--“无理军阀的傀儡,终究在正义的面前逃避了。”即以军阀的失败而告终,并由此而感到遗憾到无限的欣慰--“觉得舒畅得很”。“将来是我们的东西”,这一句精当的评点,不仅使郁达夫看到革命的希望,又深刻的指出民众是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再看《芜城日记--1921年10月5日》:
“……同胞呀,可怜的农民呀!你们经过了这许多兵灾、旱灾、水灾,怎么还不自觉,怎么还淡起来同那些带兵的,做总统总长及一切虐民的官和有钱的人拼一拼命呀!你们坐而待毙,倒不如起来试一试的好呢。不管他是南是北是第三,不问他是马贼是强盗,你们但能拼命的前进,就有希望了。
寥寥数语,寄寓了郁达夫对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深深的同情,同时,又“怒其不争”,强烈的呼告民众起来反抗,即使是“试一试”,也是“好呢”。这时的郁达夫清醒地认识到:唯有起来反抗,才有希望,因为“你们但能拼命的前进,就有希望了。”为推翻这个毫无平等可言的旧制度大声疾呼,以唤起民众的觉醒。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