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梅田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初步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杨梅田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初步探讨
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龙陵 678307
摘要:作者总结了矿区找矿工作的认识,从龙陵县碧寨杨梅田铜多金属的矿成矿地质背景,以近两年永昌公司地质找矿成果为依据,阐述了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进而对后续找矿提出建议,可供矿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参考。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成因分析;找矿建议
1.引言
杨梅田铜多金属矿隶属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属下的碧寨采选厂。矿区位于公司总部(勐糯镇)正北方向,公路里程56Km;龙陵县城93deg;方向,公路里程 82K,交通方便。矿区地理坐标:东经98deg;57prime;12Prime;~Prime;98deg;57prime;57Prime;,北纬24deg;33prime;09Prime;~24deg;37prime;02Prime;。采矿许可证矿权面积4.9202Km2。
2.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地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福贡-镇康褶皱带,芒市褶皱束北东段的风吹坡复式背斜南东翼。怒江大断裂从矿区东侧穿过,龙陵-瑞丽大断裂从矿区北西穿过,形成“入”字形构造格架。该区地处福贡—镇康成矿带,而该带主要为一古生代沉积拗陷区,地质构造复杂,除见少量基性岩外,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微弱,而与沉积作用(成岩、构造改造、表生、热液、浅源热液)并叠加构造作用有关的矿床则占主导地位。
3.矿床(体)地质特征
碧寨矿区杨梅田铜多金属矿采矿证范围南北长7000多米,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和开展工作的顺序,从南至北初步划分为草山~厂平街矿段,宝顺洞矿段、老鸦藤矿段、大法洞矿段、老厂河(龙家岩和万汞岩)矿段。
杨梅田铜多金属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保山组第四段蚀变硅化大理岩与板岩分界面附近的断裂破碎带及其旁侧灰岩内的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中;受南北向及北东向、北西向的次级断裂破碎带控制,蚀变矿化带宽一般在1~60米,矿体主要分布于蚀变矿化带靠板岩一侧。呈脉状、豆荚状、小扁豆状、微小囊状、团包状产出,矿化极不均匀,蚀变矿化体与灰岩为渐变过渡。矿体可分为铜铅共生、单一铜、铅锌、单一铅矿体和褐铁矿五种,伴生元素为银,其它有益元素目前尚未发现。目前在矿权范围内共发现铁、铜、铅锌矿体7条。
3.1矿体特征
V3为褐铁矿体:分布于厂坪街~宝顺洞矿段53~45号勘探线,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平均倾角62deg;。有10个工程控制矿体,其中地表探槽5个,中深部有3个坑道、2个钻孔,走向长度近300米,最大控制深度110米,工程间距50~100米,。矿体厚5.50~18.58米,平均厚12.70米,单工程铁品位23.92~46.45%,平均品位TFe35.138%。
V2为铜铅共生矿体(混合矿):分布于宝顺洞矿段45~39号勘探线,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平均倾角82deg;,有3个中段13个穿脉工程控制矿体,走向长度166米,最大控制深度98米,工程间距35times;25米(中段高times;穿脉)。矿体厚0.50~3.50米,平均厚1.78米,单工程品位:铜0.55~2.84%,铅0.24~5.02%,平均品位铜1.42%,铅1.66%。
V2-1为铅锌共生矿体(混合矿):分布于宝顺洞矿段43~39号勘探线,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平均倾角82deg;,有2个中段6个穿脉工程控制矿体,走向长度100米,控制深度50米,。矿体厚0.90~1.28米,平均厚1.08米,单工程品位:铅3.26~19.89%,锌0.52~3.11%,平均品位铅9.74%,锌2.21%。
V1-1铜矿体,分布于老鸦藤矿段0~4号勘探线,矿体走向近南北向(N8deg;E),倾向北西西,倾角54deg;,有两个标高的坑道工程控制矿体。矿体单工程厚0.7~1.5米,平均厚1.10米。单工程铜品位1.4~3.1%,铜品位1.45%,伴生银品位58.1g/t。
V1铜矿体,分布于大法洞矿段32~40号勘探线,有三个采矿老硐和一个地表探槽控制,控制矿体最低标高1830米,最高标高1953.00米,相对高差123.5米。矿体走向近南北向(N3deg;E),倾向北西西,倾角56deg;。矿体走向南北延伸132.92米。矿体单工程厚1.30 ~4.00米,平均厚度2.15米;铜品位 0.50 ~1.79 %,平均 0.91 %。
V4铅锌矿体:分布于龙家岩144号勘探线,由1940坑控制,矿体走向长度73m,厚度1.55m,品位Pb6.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