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的特殊问题与对策PPT.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管治疗的特殊问题与对策PPT

根管治疗的特殊问题与对策 济宁口腔医院 徐 保 东 一、遗漏根管的发现 遗漏根管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X线根尖片是判断遗漏根管的主要手段。不论X线投射角度如何,当牙根内只有1个根管时,根管的影像总是位于牙根的中央。当X线片显示根管影像不在牙根中央时,应高度怀疑有其它根管的存在。 X线偏移投照(近中或远中)最能有效显示和判断遗漏根管的存在,并能确定遗漏根管的位置(颊侧或舌侧)。此外,X线偏移投照还能将重叠的根管影像分开,判定根管弯曲的方向和弯曲度,判断根管内异物和(或)穿孔的位置,以及定位钙化根管的走行等。 #33 双 根 管 对于单根牙,如果根管影像骤然变化,提示以下情况存在:从宽大的髓腔分出2个根管;1个宽大根管分成2个根管;前磨牙和下前牙重叠的双根管开始分开。 采用X线诊断丝照相时,如果根管中上部存在与诊断丝平行的另一条透射线(根管影像),应高度怀疑存在另一根管。 a宽根管 b 窄根管 c 内吸收 d 外吸收 内吸收是从髓腔或根管内壁开始,与牙髓炎症和细菌感染有关。一般无症状,多为X线照相时发现。应尽早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组织后,预后良好,否则进一步发展会造成根管壁的穿孔。 彻底去除内吸收部位的感染组织较为困难,充分冲洗或超声荡洗是有效的清洁方法,并在根管内封氢氧化钙糊剂1周后再根充。 由于内吸收的不规则,最好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根充。如果内吸收过大,根管壁很薄,应避免过大压力,要选用氢氧化钙基质的糊剂与牙胶根充。 根管壁穿孔较小,可用氢氧化钙糊剂根充3个月,诱导硬组织形成后再根充;或用MTA根管内根充并修补。较大的根管壁穿孔可用MTA从根管内或手术修补。内吸收近根尖区可考虑根尖手术,多根牙可考虑截根术。 牙根外吸收是从牙周组织开始,原因多为创伤、矫正力过大、埋伏牙、牙齿漂白、再植牙和根尖周炎症等。因根尖周炎症造成的根尖区外吸收处理方法同内吸收,其他因素造成的外吸收采用相应的对因处理和根管治疗。 A.再植牙根管充填银汞倒充填;Band C.5年后牙根几乎完全吸收 根管内吸收患牙热牙胶充填治疗后 三、上磨牙近中頬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 ) 的发现与治疗 临床上,一些上颌磨牙根管治疗后,近中颊根根尖病变依然存在或形成新的病变,常常是由于遗漏MB2所致。以往报道MB2发生率在离体牙为51.5~95.2%,临床上为18.6~77.2%,应用显微镜可使MB2的临床治疗率达90%以上。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可分为4型:Ⅰ型:从1个根管口至1个根尖孔;Ⅱ型:从2个根管口进入,但在根尖孔上方融合成单根管形成一个根尖孔;Ⅲ型:2个根管口和2个根尖孔形成独立的2个根管;Ⅳ型:从1个根管口进入在根中分开形成2个根尖孔。 上颌磨牙 MB2根管口位于近中颊根根管口腭侧, MB2与MB距离为 (1.47±0.54)mm; MB2根管口位于近中颊根与腭根连线的近中,与MB-P连线的垂直距离为 (0.53±0.28)mm; MB-MB2与MB-P连线的夹角为 23.07°±13.08°。 MB2的临床检查:X线片平行或偏移投照发现根管影像或诊断丝不在根管中央时应高度怀疑MB2的存在,应遵循MB2与其他根管口的关系,应用超声方法或长圆钻沿MB-P连线的近中侧,适当去除牙本质约1~2mm,即可用根管口探针找到根管口,最好采用08#或10#K锉结合根管润滑剂扩通根管。应注意避免过度寻找造成底穿或侧穿。 四、下颌磨牙C形根管的发现与治疗 C形根管多发生于下颌第二磨牙。我国人群中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发生率很高,为15.8~45.5%,明显高于欧美人群(8%以下)。由于根管形态复杂,及较高的副根管、交通支、根尖三角等根管变异的发生,容易造成遗漏根管或根管充填三维不完善,因此C形根管的治疗被认为是对临床医生的一项挑战。 由于C形根管的形态特殊,为了表明C形根管的特点,1991年Melton等对C形根管离体牙横截面形态进行了分型,1999年Haddad参考其分型,将C形根管分为3型:Ⅰ型:根管口到根尖孔为连续的C形;Ⅱ型:根管口成分号形,有牙本质将独立的近中根管口和远中C型根管口分开;Ⅲ型:根管口不连续,排列成C形,向下分为2、3个独立根管。 C形根管由于发生在融合根中,很多学者认为无法用X线对其进行诊断,但通过研究发现,C形根管术前水平投照X线具有以下特点: ⑴牙根特点:①呈现单根,根尖锥形、方圆形或结节状,中间有条索状或纺锤状X线密度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