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2-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精选
2002—2012年近十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相关实验汇总1、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相关实验:(1)细胞凋亡诱导模型staurosporine诱导的细胞凋亡
双氧水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耐药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2)细胞凋亡的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凋亡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实验
透射电镜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
(3)细胞凋亡相关指标检测细胞凋亡中Caspase-3活性的检测
细胞凋亡中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2、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相关实验: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
体液的核磁共振波谱诊断肿瘤
细胞的核磁共振波谱诊断肿瘤
组织的核磁共振波谱诊断肿瘤
活体组织的定域核磁共振波谱诊断肿瘤
3、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相关实验:(1)气味受体发现气体受体基因定位研究
气味受体(G2蛋白偶联受体)功能测定
(2)气味受体表达总RNA的提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4、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相关实验:(1)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直接检查
尿毒酶检查幽门螺旋杆菌
免疫学检测幽门螺杆菌
抗体检测幽门螺杆菌
(2)幽门螺杆菌性质药物敏感性实验
血凝抑制试验
5、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方法。相关实验:(1)RNA干扰质粒载体的构建siRNA的构建方法
细胞转染实验
(2)RNA干扰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操作规程
RNA干扰实验(RNAi)
6、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相关实验:(1)靶向基因构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酶切技术 - DNA酶切实验
蛋白质的表达、分离、纯化
(2)靶向基因检测细胞免疫荧光步骤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
MTT比色法
(3) 应用实例靶向 EGFR基因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7、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豪森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则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相关实验:(1)病毒株构建病毒的鸡胚培养
(2)HPV的检测以及应用免疫组化实验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
直接原位PCR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应用实例8、2009年,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的。相关实验:(1) 端粒酶活性检测PCR-ELISA端粒酶检测法
细胞周期的测定
(2)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
9、2010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他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因此又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至今,全球已有400多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以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后代。相关实验:异种体外受精实验模型的建立
牛的胚胎移植
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采精和获能处理
受精后的胚胎培养
10、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这使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相关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实验
免疫血清制备方法
细胞免疫荧光步骤
树突状细胞(DC)的获取和培养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及鉴定
cDNA文库构建
2012年10月8日,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团宣布,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