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精选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张新强 2007年浙江语文卷的几个特点 一、稳中求变 高考语文试卷,既要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又要适度创新。这就是所谓的“稳”与“变”。浙江卷严格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做到平稳延续;同时,在整卷结构、各大块分值不变的前提下,力图有所创新。 名句名篇默写所用的八个名句,全部来自要求背诵的课文,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但孤烟衰草凝绿”中“孤烟”当为“寒烟”,学生如果不理解诗句,根据语境加以判断,就难以分辨这一字之差的诗句。名句名篇今年改为选择题,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倾向,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 文学常识的考查也体现了与名句名篇同样的考查思路,即不主张脱离内容的情况下去死记硬背。所以,题型由选择题改为改错题。语料来自虚拟的学生习作,贴近学生实际;重要作家、作品、年代、国别这些要素没有超过考试大纲范围,但适度延伸到有关内容,这种倾向需要引起注意。 文言文阅读考查,语料选自苏轼的《王定国诗集叙》,语句平易,选材方向继续坚持2005年以来的非人物传记方向,客观题(选择题)为实词、虚词各1道,文中信息筛选1道,文章内容赏析1道;主观题将历来的三句翻译改为两句,增加了文言断句能力的考查,断句考查的语料语料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断句能够是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基本功,能有效检测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事实上,如果能够对一段文言文进行正确的断句,证明对这段文言文的理解也有七八分了。虽然,文言文的断句能够考查,在早两年的北京卷中就已经出现,但在浙江卷而言,还是头一次采用。 现代文阅读取消了最后一道多项选择题,改为主观题,一方面让Ⅰ卷选择题、Ⅱ卷主观题的测试分工更加明确,不至于使Ⅱ卷主观题中夹杂着唯一的一道选择题而显得不够和谐,同时也传递了“读写能力的考查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信息。这种做法,2005年湖南卷便开了先河,虽然有“超纲”之嫌,但当时民间舆论赞赏有加,于是,浙江今年也将这种做法移植过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高考,不能只盯着浙江自己,而应该一只眼睛看自己,一只眼睛看别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省份一些新的动向,尤其是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做法,我们应该借鉴,打造浙江自身的特色。 二、能力为先 从2004年我省开始自主命题以来,浙江卷一直坚持“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原则,这也是目前全国高考的大方向。 字音、字形仍延续去年的形式,把字音、字形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考查,重视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校勘能力;词语运用的考查,选择的大多是学生平时常用,但容易混淆、用错的词语;病句的语料则大多来自学生平时的错误。这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作出分析解释”的要求,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第六大题语言运用与表达历来是高考语文的“实验田”,浙江卷也和大多数省市一样,力求有所突破。如22题要求针对反方观点“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仿写反驳句,考查学生仿写能力,一改过去仿写要求形式与内容均与原句相似,而要求句式相似,内容相反;此题还有一个妙处在于:在考仿写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语言的连贯、修辞能力,体现了语用题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发展趋势。23题虚拟了一份稿件处理单,让学生拟写终审意见。24题改编自教材中“庄周梦蝶”故事,要求学生写出寓意,寓言以及寓意引导学生辩正思考,从而加强了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图改变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但是,不管“实验田”的“作物”品种怎样变化,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追求新意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今年的古诗文鉴赏提供的语料是历年来最“全”的一次,唐诗、宋词、元曲各一首,这对开阔考生眼界,体会三类作品在体式和表达风格上的差异无疑是有裨益的。鉴赏评价是语文能力较高的层级,对诗歌作品理解有较高要求。设题中既考查表现手法这一“实”的方面,也考查语言风格这一较“虚”的方面。虚实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第一问填空通过“燕子”表达“兴亡”之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第二问要求学生“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即使古典诗词功底达到相当水平,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思考,就算是语文教师,在考场这么有限的时间里,要做出满意的答案来,也非易事,何况,参考答案“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似乎太完美了。 现代文阅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0门课程名称翻译大全,写英文简历时用得着的精选.pdf
- 2001-2007高考病句汇编精选.doc
- 2000至2010年山东省常住与户籍人口的空间分异精选.pdf
- 2001_2010年洞庭湖区经济_社会和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精选.pdf
- 2001-2010年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精选.pdf
- 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规划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综述精选.pdf
- 2001年上交大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入学考试试题精选.doc
- 2001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总复习学生资料精选.doc
-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全国卷)精选.doc
- 2001~2013年危险化学品企业较大以上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建议精选.pdf
- 2007我国铅锌矿选矿技术现状精选.pdf
-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精选.doc
- 2007江苏高考模拟试卷 - 徐州教育网精选.doc
- 2008--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设计的主要特点-向波精选.pdf
- 2008-200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精选.pdf
- 2008-09化学卷子精选.pdf
- 2008-2009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精选.pdf
- 2008-2012宏观经济政策分8314组精选.ppt
- 20080515_622328_MPLS+TE技术介绍_606208_30003_0精选.pdf
- 2008-2009学年度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文科必修2+选修1-1)精选.doc
最近下载
- 《《山海经》医学神怪异兽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docx VIP
- SL319-201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ocx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pdf VIP
-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3篇).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学市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塑胶件(素材)承认书.doc
- DB32T 4682-2024 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 .pdf VIP
- 钙钛矿光伏电池及组件温度系数测试方法.docx
- 人工智能概述.pptx
- 德国DILO公司Mega系列SF6气体全自动液态回收装置(型号B2000R04 序号Nr135695)操作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