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地闪密度研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 ·吉林 雷电地闪密度研究 童雪芳 陈家宏 王海涛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武汉 430074) 摘要:地闪密度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雷电参数,相比雷电日,地闪密度描述雷电活动频度更科学、合理。为了表明 地闪密度使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地闪密度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得到地闪 密度参数的思想,提出了地闪密度统计的网格法及相应网格大小,比较了地闪密度和雷电日所反映的雷电活动空间分布的差 别。比较结果说明雷电日相对较大的区域地闪密度不一定也较大,从而反映了雷电日参数描述雷电频度的不足。比较了地闪 密度与雷击故障发生的关联性,得出了地闪密度与雷击故障存在正相关性的结论。 关键词:地闪密度;雷电日;雷电定位系统;网格法 1 引言 地闪密度 Ng 定义为单位年度内单位面积上的地闪次数,是计算雷击风险、进行防雷设计的重要雷电 参数。目前国内的防雷计算仍以雷电日为基础,地闪密度都是通过雷电日 Td 间接计算得到。对雷电活动强 弱的描述也依据雷电日,简单地根据雷电日的大小将各区域分为少雷区(Td <15 天)、中雷区(15 天≤ T <40 天),多雷区(40 天≤T <90 天)、雷电活动频繁区(T ≥90 天)。雷电日是一年中工作人员在 d d d 气象观测站通过人耳监听到的有雷暴的天数,以雷电日为基准参数存在两大缺陷:一是雷电日本身的计算 方法不够精确,其并未考虑在一个雷暴日内地闪活动持续的时间以及密集程度;二是雷电日的获取方式较 粗糙,采用人工监测的方式,其结果不仅受到人体机能、工作人员状态的影响,而且不能区分云间闪和云 地闪,因而误差较大;即使采用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数据得到网格雷电日,结果也受统计网格大小的影响 [1-2] 。此外,在用雷电日推算地闪密度参数时,简单的采用统一的经验公式应用于全国各地区其偏差还需要 进一步验证。相比雷电日,地闪密度可以精确反映地闪发生的频繁程度和密集程度,是描述雷电活动更为 科学、合理的参数,国际上的防雷计算推荐以地闪密度参数为基础。本文提出了采用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 数据统计地闪密度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典型地区雷电日和地闪密度空间分布图的差异,以及地闪密度空间 分布与雷击故障发生位置分布的相关性。 2 地闪密度参数国内外现状 [3] 我国现行电力行业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 中,地闪密度 的计算采用N T ⋅γ ,年雷电日 T 为 40 天时,地面落雷密度 γ=0.07 (次/ (km2 ·T ) )。 g d d d 有研究者根据 20 世纪 60 年代刘继等人对我国 35~220kV 共 9400km ·a 架空线路雷害事故统计得到 的 Td 和 γ的非线性关系式与国际上推荐的计算式进行比较,认为采用国际大电网会议 33 委员会推荐的计 [4] 算式(式(1) )描述我国地闪密度和雷电日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合理 。 1.3 Ng = 0.023Td (1) 式中,年平均雷电日 Td 值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此式是由 Eriksson 依据非洲的观测结果得到。 在我国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 )[5] 中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也是按式(1)确定, 只是将系数稍做修改,定为 0.024 。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