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觉醒与困惑 
                 ——沈家本司法独立思想解读 
                                 周向阳+ 
                       前言:时代呼唤司法独立 
     近代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掀起了一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思想 
大变革,在这一场艰苦卓绝的法律思想革命中,一切憎恨专制暴政, 
心痛社会法制缺失和国家法权丧失的志士仁人,不管他们来自哪一个 
阶层哪个集团,不管他们代表谁的利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建立 
一个法治的中国而努力。尤其是法学家们不断觉醒,从西方法学中不 
断引入新的法律思想观念,来打破古老中国传统的法律观念的桎梏, 
推动中国法制的近代化。司法独立就是其中之一。司法独立这一观念 
 自从引入中国之日起,就聚集了众多国人的目光,受到人们高度的关 
注。为了能在中国建立公正、独立的司法制度,不少国人进行了不屈 
不挠的奋斗、努力,成为中国近代法制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在 
近代中国法制建设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沈家本的司法独立思想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 
民族生存危机引起的国人对国家富强的强烈关切,使他们将目光投注 
到了西方的政治文明上。他们认为,宪政是使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本原 
因,因此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在传统民本思想的接引和经世致用思潮 
的推动下,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陈炽、黄遵宪、何启、胡礼垣、 
梁启超、康有为等早期维新派、维新派人物,甚至部分洋务派的官僚, 
如文祥、郭嵩焘、张树声等,大声疾呼,发愤著书,广为介绍和推崇 
    ·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讲师。 
   404 
西方的君主立宪和民主政体,明确主张仿行西方,倡行权力分立。 
     司法独立的思想就这样随之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沈家本继承了前人的这一思想,并在对西学有深入了解后,发展 
 了这一思想。可以说,他是清末司法独立思想的综合者或集大成者。 
在主持清末修律时,他多次宣扬其司法独立思想,力主中国建立独立 
 的司法制度,并力促其实现。对司法独立思想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和深 
入,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史为鉴,研究沈家本的司法独立思想,有助于我们了解晚清时 
期国人对这一思想认识所达到的水平及局限,也有助于我们继续努力 
完成先人未竞的事业。实现司法独立,是当今中国司法建设不容回避 
 的问题,也是当今中国法制建设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显然, 
此一问题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 
     一、政刑分开,设置独立的司法机关 
     沈家本是在沟通新旧、融会中西的基础上,通过“恺切披陈”中 
 国传统行政兼理司法制度之弊,明示司法独立之利来宣示他的政刑分 
开、司法独立的主张的。 
      自古中国的司法制度,只有办理之专官,无特充之法院,司法事 
务多由各级行政长官代理。沈家本对这种“政刑丛于一身”的制度进 
行了批判,①认为“以行政而兼司法,揆诸今制,稍有来符,”不足以 
 “统一事权”。进而,他在上呈朝廷的奏折中,从四个方面指陈了其产 
生的四大害处:其一,“吏治之兴替,紧州县是系。而任是职者,卒从 
科举捐纳而来,律例成案夙所未谙。一旦策名仕版,盲者登途,方位 
 罔辨,其克副明允之选者几希。即使有志修习,律义简奥,既非浅涉 
所能领悟。且地方应办之事初非一端,冲要之区尤为纷繁。而尽责之 
州县,一人之身,其智力亦有所不逮,学无专精,由于官无专职;”其 
二,“行政官易,司法官难。趋舍乃人之恒情,孰睦就难舍易。况行政 
之交接酬酢,其文孔多。方日役役于奔走伺应之中,岂复能躬亲治狱。 
   ①[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四)》,郑经元、骈宇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 
1962页。 
                                                                    405 
 大抵各省,首县及冲繁州县,无不有委员数人为之问案。于是奸胥劣 
 幕遂得因缘作弊,愚弄本官,坐使审判大权落于其手,永为若曹累叶 
衣食之需;”其三,“勘转之制,本为慎重刑狱。而上官遇事驳诘,则 
稽延株累等弊在所不免,地方官惮于解审,便宜外分者有之,讳匿不 
报者有之。以中国幅员二十倍于日本,而达部之案反不逮日本二十分 
之一。权衡彼我,其理益显。层层牵辖,转令朝廷成宪等到于牟髦;” 
其四,中国政、刑合一之制,与西方司法独立的审判体制不符,导致 
列强以“审判不同”为口实,攫取领事裁判权,“饴蔓草难图之祸。” 
对于传统司法体制导致锐效率低下、司法腐败和国家法权丧失的这种 
惨痛局面,沈家本十分痛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