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件西汉初-南北朝.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课件仅适用于邓建鹏著《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四、汉代历史简介 五、西汉初期法制 (一)汉承秦制 《九章律》,(秦律基础上增加三编:《兴律》、《户律》、《厩律》),《傍章》十八篇。) 萧何、曹参和张苍等人都曾是秦朝负责刑狱、司法的小官吏 (二)法家思想与汉初法制 思考:汉初主导法律思想是“黄老”抑或“法家”? (三)黄老思想与肉刑改革 1、黄老思想与刑制改革 原因;出现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思考有何积极意义…… 影响:肉刑成为非法定刑;为传统中国的新“五刑”的出现奠定基础。 第三章 法律儒家化时期 本章学习重点:1、《春秋》决狱;2、法制儒家化及其社会背景;3、魏晋律学;4、魏晋南北朝的法制创新 第一节 汉代法律制度与法律儒家化 思考题1、2 一、董仲舒的政法思想 历史背景(大一统、维护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 (二)“大一统”尊君思想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 (三)“德主刑辅”理论。 “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如是。故阳出而前,阴出而后,尊德而卑刑之心见矣。阳出而积于夏,任德以崇事也;阴出而积于冬,错刑于空处也。”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者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刑罚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二、《春秋》决狱 (一)《春秋》决狱的内容特征 从案例看春秋决狱的特征…… 比较秦汉司法风格的转型 (二)《春秋》决狱的影响 儒家经义具有等同甚至高于现行法的权威。 唐宋以后的变化(以“刑案汇览”为例) (三)《春秋》决狱的负面因素 二、汉律形式与主要法规 (一)、法律形式(注意与秦比较) 1、律 2、令 3、科 4、比(秦有“廷行事”) (二)刑事法规 1、刑法原则 (1)刑事责任年龄的确定 (2)“亲亲得相首匿”(注意容隐制度的例外、与秦“非公室告”的区别) (3)贵族官员的法律特权 (注意秦律中有“议官”──“不当禀军中而禀者,皆赀二甲,法(废);非吏也,戍二岁。”) 2、犯罪种类 阿党与附益罪。 事国人过律,目的是什么? 其它惩治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非正”,目的是对诸侯的延续在可能性及范围上构成限制;“出界”: 危害君主专制与尊严的犯罪 思想言论方面的犯罪 “左道”罪:政治思想上离经叛道惑乱百姓的罪名。 “腹诽”罪:如对皇帝的政令被推测为内心反对,即使未以外在言论、行动作出表示,也可以“腹诽”定罪。 妖言罪:被认为对皇帝说话“过误”不当。 不忠于皇帝的犯罪 欺谩、诋欺、诬罔 不敬、大不敬 不道:背弃为臣之道,祸乱民政、危害君主及国家,颠覆当时社会体制的行为,一般称为不道。 危害社会管理的犯罪 群饮酒罪。 首匿罪:主谋藏匿罪人。(注意与亲亲得相首匿的区别)。 “通行饮食”:给“盗贼”通情报、当向导、供饮食犯罪。 “见知故纵”、“监临部主”。 (三)家庭婚姻中的法律原则 (注意汉代儒家思想在其中的影响) 1、父为子纲与汉代法律 回忆梁祝中的爱情故事 思考:统治者为何提倡重孝…… 2、夫为妻纲与汉代法律 法律不平等原则、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妾地位的高下影响其子的地位。 婚姻关系的解除及限制:七出、三不去。 三、司法机制 (一)、司法机关 1、中央司法机关 廷尉掌全国刑狱,武帝后的尚书、三公曹具有司法权力。 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参与重大案件审判。 2、地方司法机关(略)。 (二)司法的过程 1.诉讼的提起 诣阙告诉 2、审判、复审与执行。 死刑的执行(守令杀人、不待奏报),行刑以“秋冬行刑”为原则。 第二节 三国至南北朝的法制及其儒家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三国两晋南北朝疆域变迁…… 一、大纷争:三国至南北朝的历史 二、立法概况 (一)三国时期立法概况 蜀、吴具体立法内容遗失。 魏立《新律》,对《晋律》有重大影响。 (二)西晋立法概况 《晋令》四十篇、《晋故事》三十卷等。 (三)南北朝立法概况 北系优于南系及其原因。 《陈律》的“官当”。 《北魏律》“纳礼入律”,北系诸律的先河。 《麟趾格》(东魏)、《大统式》(西魏)的出现。 《北齐律》:集北系诸律之大成。 魏晋法律创新图…… 三、法典结构变化 (一)篇章体系变化 (1)篇目增加 由汉律九章增加为十八篇(新律),又变为20篇(泰始律、北魏律),又减为12篇(北齐律)并为隋唐沿用。篇目增加的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