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住民族传统智慧创作保护近期案例分析10608
台灣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近期案例分析
章忠信(
本文發表於106年8月4日原住民族委員會舉辦「臺灣原住民族政策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
壹、前言
我國於96年底制定公布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以下稱本條例),該項立法係為落實憲法增修條文第條第1項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文化,依據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3條規定所授權制定關於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並促進其發展之法律。該項立法象徵我國正式以專法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
然而,由於本條例內容爭議頗多,各方有所質疑,主管機關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稱原民會)直到104年01月08日,始訂定發布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實施辦法,104年03月13日訂定發布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共同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104年11月12日訂定發布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申請案審議作業要點、104年11月13日分別訂定發布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認證標記授與及管理作業要點、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證書核發及管理作業要點、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財產權專屬授權登記作業要點。
儘管原民會積極持續辦理本條例之宣導、說明會及培訓營,並分別推動相關試辦輔導計畫,公開徵求16族標竿團隊,輔導族群或部落提出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之申請,迄今只通過賽德克族傳統建築家屋等7項申請案,後續仍有103項標的正在審查中,該7項獲准申請案仍在補正程序中,尚未登記公告,依法仍未取得本條例所賦予之「智慧創作專用權」。
本文透過對於近期所發生關於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之實際案例,分析其事實與相關法律之適用及其效果,期待能從中釐清本條例之能與不能,或可做為未來修正之思考。
貳、本條例之保護範圍
本條例保護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依第3條明定「係指原住民族傳統之宗教祭儀、音樂、舞蹈、歌曲、雕塑、編織、圖案、服飾、民俗技藝或其他文化成果之表達。」其必須經原住民族或部落申請(條例第6條),由原民會認定並登記後(條例第4條),始能取得「智慧創作專用權」(條例第7條),這項權利的內容,包括「智慧創作財產權」及「智慧創作人格權」(條例第10條)。
由於這項立法係參考著作權法第10條之1規定,僅保護「原住民族傳統之宗教祭儀、音樂、舞蹈、歌曲、雕塑、編織、圖案、服飾、民俗技藝或其他文化成果之表達」,並不保護「表達」所含的「方法」或「觀念」,除非該「方法」或「觀念」能跨過專利法之較高門檻,始能禁止他人執行該「方法」或「觀念」。然而,「原住民族之傳統智慧創作」多屬代代相傳久遠之智慧成果,並不易符合專利法所要求「前無古人」之「新穎性」,難以取得專利權註冊而受到專利法保護。
在本條例第3條僅保護「文化成果之表達」而不及於「文化成果表達之概念」之原則下,於原住民族或部落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獲得認定登記以前,智慧財產法院曾認定,任何人均得以傳統原住民之圖騰、服飾為藍本,創作原住民公仔,不至於相互侵害著作權;即使於「原住民族之傳統智慧創作」獲得認定登記,仍無法禁止他人依據「原住民族之傳統智慧創作」之「方法」或「觀念」,完成「相同或近似」之「文化成果之表達」,落實原住民族或部落之期待。
叁、近期爭議案件解析
目前尚無任何「原住民族之傳統智慧創作」完成認定登記取得本條例所賦予之「智慧創作專用權」。若已完成該項程序而取得「智慧創作專用權」,是否即可獲得原住民族或部落所期待之保護標準,有待進一步分析。
一、106年「台北文學獎」「舞台劇本獎」首獎賽夏族「小米女神」
本案係獲得106年「台北文學獎」「舞台劇本獎」首獎「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因使用賽夏族「巴斯達隘」(paSta’ay,即一般所稱「矮靈祭」)及雷女娃恩(Wa:on)元素,事先族人,賽夏族「小米女神」雷女描述成「人間慾女」,引發賽夏族強烈不滿,認為醜化、侮辱該族文化發聲明,要求作者公開道歉、刪除所有涉及賽夏族元素內容,後續並停止使用該劇本展演,要求台北市文化局撤銷作者首獎資格、該獎項重審。
得主帶著重新修改作品赴新竹縣竹東賽夏族人道歉,「巴斯達隘」及雷女娃恩(Wa:on)元素,該獎項重審。賽夏族長老誠懇回應道歉,至於是否重審,交主辦決定。
賽夏族「巴斯達隘」及「小米女神」雷女「小米女神」雷女「小米女神」雷女描述成「人間慾女」,賽夏族不滿賽夏族「巴斯達隘」賽夏族
本案之發生有幾點值得關注:
(一)本條例將保護標的定名為「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法律英譯則為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creations of indigenous peoples,第3條並將「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定義為「係指原住民族傳統之宗教祭儀、音樂、舞蹈、歌曲、雕塑、編織、圖案、服飾、民俗技藝或其他文化成果之表達。(traditional religious cerem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