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对湿地植物的传统利用-生物多样性.PDF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对湿地植物的传统利用-生物多样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对湿地植物的传统利用-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2006, 14 (4): 300–308 doi: 10.1360/biodiv.060012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对湿地植物的传统利用 1, 2 1 1 1* 方利英 刘宏茂 崔景云 许再富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勐腊 666303) 2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摘要: 作者用半结构访谈与关键人物访谈相结合, 并佐以证据标本采集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对云南省西双版 纳3个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大的典型傣族村寨(曼降, 曼安, 曼伞)居民的湿地植物知识, 以及不同性 别、年龄人群掌握湿地植物知识的差异作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利用的湿地植物种类 丰富, 经鉴定的有46科102种, 以湿生植物为主; 利用类型有食用类、药用、代茶类和宗教类等, 以食用类为主。 (2)三个村寨中以曼伞调查和采集到的植物种类最多, 曼安次之, 曼降最低。3个村寨利用的湿地植物种类的相似性 低。这与村寨周围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干扰程度密切相关。(3)统计分析显示, 村寨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对 该村村民传统湿地知识的掌握有重要的影响。食用和药用、代茶植物知识在3个村寨都表现为年长组( >45岁) 明显 高于年轻组(≤45岁, P0.05), 而男性和女性对不同知识的掌握则因村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而各不 相同。植物多样性和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显示出传统知识的传承对植物多样性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民族植物学, 植物多样性保护, 湿地植物, 传统知识 Traditional use of wetland plants in Dai villages in Xishuangbanna, Yun- nan 1, 2 1 1 1* Liying Fang , Hongmao Liu , Jingyun Cui , Zaifu Xu 1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Chines e Academy of Sciences, Mengla, Yunnan 666303 2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We studied the usefulness of wetland plants in three Dai villages, Manjing, Man’an and Mansan, all in Xishuangbanna, Yunnan Province. Each village had vari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tradi- tions. We examined differences in the knowledge of using and conserving wetland plants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